百摩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生活百科

山东蒙阴是山水城市吗(山东蒙阴的村民富了)

时间:2023-06-01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生活百科

她们就是被称为支前模范的“沂蒙六姐妹”。郑卜奎的母亲,是当年“沂蒙六姐妹”中的伊淑英,已于2016年6月去世,她也是“六姐妹”中最晚去世的一位。2018年12月12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命名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公告》,蒙阴县榜上有名。村里收入10万就够了距“六姐妹”故乡烟庄村不到20公里的常坪村,村支书王业勇甚至在为10万元的村集体收入而发愁。

新京报讯(记者 周怀宗)在山东蒙阴县野店镇烟庄村,有一片苹果保护区,其中有些苹果树树大根深,几乎和共和国同龄。

1947年5月,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在孟良崮一举歼灭了国民党精锐部队整编七十四师及援军一部,共32000余人。战役期间,就在离孟良崮北方不远处的小山村烟庄,六个当时只有十八九岁的年轻姑娘,带着全村妇女,昼夜不眠,为前方战士做布鞋、烙煎饼、运送弹药粮草。她们就是被称为支前模范的“沂蒙六姐妹”。

70多年后,当年的荒山已经变成林海,包括烟庄村在内,整个沂蒙地区多年来绿化荒山,保护生态,又因为特殊的岱崮地貌,而成为世界地质公园。同时,沂蒙也是最早脱贫的革命老区,早在1996年,就已经全面脱贫。

烟庄村六姐妹故居门前,放着当年支前的独轮车。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烟庄村的苹果故事

烟庄村,当地人一般都是直接叫烟村。68岁的郑卜奎坐在自家的院子里,孩子们都在城里工作,只有他在村里,种着8亩果园。刚刚忙完一阵,难得有一段休息的时间。

郑卜奎的母亲,是当年“沂蒙六姐妹”中的伊淑英,已于2016年6月去世,她也是“六姐妹”中最晚去世的一位。

郑卜奎在烟庄村生活了一辈子,一边种地,一边在村支部工作。

烟庄村原本没有苹果,新中国成立初期,一名参加过孟良崮战役的老战士,转业回到东北,吃着当地的苹果,想起了奋勇支前的沂蒙老区人民,想让老区人民也吃上苹果,就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1951年秋,毛主席收到信后发出了种苹果树的建议。1952年,国家支持沂蒙老区建设,拨专款从辽宁省调拨12万株苹果苗木,在蒙阴及周边县80个村建成6000多亩苹果园。

在烟庄村,有一片苹果树保护区,这片保护区,就是当初建的苹果园,共28亩200多棵苹果树。

种了半辈子苹果的郑卜奎经历了烟庄村从穷到富的整个历程,村子最早的苹果园建成时,他刚刚一岁,在此后许多年里,这里的苹果都没有规模化,村民更多还是种植花生、地瓜等粮食作物,“那时候,吃饱饭都难”,他说。

改革开放后,烟庄村大力整理荒山,开发出数千亩山间果园,主要种苹果和板栗。荒山果林支撑起了最初的经济发展,如今,全村人均一年纯收入已经超过1万元,半数家庭,年收入能达到10万左右。近几年,苹果价格不错,村里收入最高的家庭,能达到20万元左右。

和村民相比,村集体的收入却非常薄弱,村里没有什么企业,作为“六姐妹”故乡,旅游业能为村里带来一定的收入,但村集体的收入并不多。

民富村穷蒙阴县

在蒙阴,村民收入高、村集体收入低是普遍现象,几乎所有的村子,都有和烟庄村类似的现象。

孟良崮山下的东孟良崮村,是一个合并后的新村。2014年,东孟良崮和周围的三个自然村合并,在东孟良崮村集中建设新村,如今,已经建到第四期,远远望去,蓝顶白墙的二层小楼连成一片。

东孟良崮村二层小楼连成一片。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搬迁之后,原本的村庄腾退复耕,多出来不少地,有一部分承包给村民,没人承包的,村里通过土地流转来实现效益,村支书徐玉成告诉新京报记者,村里流转的土地一共800亩,这是村集体唯一的收入,每年26.8万。

相对村里的收入,村民收入要好得多,徐玉成说,“目前村里的人均年收入为1.3万元,在周边算中上游。村里人在农闲的时候,还会在附近的工厂打工,也有一部分收入。其实这样也很好,村民富了,就是村里富了。如果反过来,村里收入高,村民收入低,反而不好”。蒙阴县一位领导曾表示,百姓富了,就是最重要的政绩,村集体经济当然也要发展,但够用就好,村里钱多了,未必是好事。徐玉成很赞同这个观点。

王芳一家人,也是合并时从山上搬下来的,她原本的村子离孟良崮很近,旅游的人多,她在山上开一家农家乐,迁居以后,农家乐还开着。

新村都是联排小楼,独门独户,还有一个小院,和原来的山村相比,水、电、燃气显然更方便,“以前在山上的时候,条件很差,连条走车的路都没有,没有姑娘愿意嫁到村里。但现在,没人嫌弃我们村了”,王芳说。

长在果林里的村庄

蒙阴多山,家家户户的地,大多在山上,新中国成立之初,这里的村民们就开始在山上种果树,苹果、桃、樱桃等,既能绿化荒山,又有经济效益。即便是著名的孟良崮战役所在地,半山腰上,也都是农民种植的果树。

站在孟良崮的最高处,无论望向哪一边,都是一片深绿。2018年12月12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命名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公告》,蒙阴县榜上有名。

2019年5月22日下午,孟良崮山下,西孟良崮村下辖的自然村横山后村村口,村民石大姐的两桶樱桃快卖完了,时间还早,她还得去山上的地里再补充点儿,在那儿,石大姐的丈夫已经摘好了半桶。

石大姐在路边卖樱桃。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石大姐家种着三亩多山地,有自家的,也有租种别人家的,主要种樱桃和蜜桃。两个儿子上大学,对她来说,负担不轻,农闲的时候,也会到附近打工,得益于水果产业的发达,附近有不少食品加工厂,自家的水果卖完了,石大姐有时候也会去上班。

西孟良崮村也是合并村,如今共有452户1520人,村民主要以种植蜜桃、樱桃、黄桃、板栗为生,人均年收入1.5万元左右。

和东孟良崮不同,西孟良崮没有流转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村里把荒山承包给村民,“因为是山地,不好量,一开始都是按片承包的,大概估摸个数字,就承包给村民了,一亩地2块钱。第一期承包期结束后,涨到1亩20多块钱,目前一共租给村民三四千亩,村里一年可以收到租金10万元左右,这是所有的收入”,村支书张玉坤说。

10万元的收入,勉强够维系村干部的工资和基本办公费用。事实上,在租金上涨之前,村里一度连笔墨纸张的钱都不够,更不用说村干部的工资了,“以前村干部的工资一直欠着,去年才把退休的村干部工资补齐”,张玉坤说。

在横山后村,上山的水泥路不仅可以通到每家门口,也能通到每家地头,从山下的到山上的地里,石大姐开着农用三轮车,一路上坡,就能到自家的樱桃园,村里也早通了自来水,“这些都是政府投资,村里投入得少,只有每家每户从主路入户的小路,村里补助了一部分。”

村委会并非基建的投资主体,“主要的花销有几方面,村两委6个村干部的工资,每个人每年也就1万多点儿,还有办公用的笔墨纸张,村里做宣传时用的公示牌、制度牌,剩下就是抽水抗旱时村里要出电费。现在的10万元,可以维持收支平衡了,以前不行”。

村里收入10万就够了

距“六姐妹”故乡烟庄村不到20公里的常坪村,村支书王业勇甚至在为10万元的村集体收入而发愁。

常坪村从2000年开始发展蜜桃种植,目前已经有2000多亩蜜桃,人均年收入1.4万元左右,种地多的,人均可以达到3万元。

和东、西孟良崮村不同,常坪村没有机动地,所有的地都分给村民了,这意味着村集体没有任何创造效益的资本。

“村里分过两次地,第一次每人1亩,村里还有机动地,后来又分了一次,村里就没有任何地了。村里就是这样,没地,就没收入”,王业勇说。

事实上,第二次分地,不算是承包地,而是租赁形式的,租赁的村民,每亩每年要向村集体交20元左右的租金,“总数是5万左右,这是村里所有的收入”,王业勇说。

村民富了,村里还穷。

2018年,政府投资在村里修了1.7公里村道,这一项目需要村集体投入一部分资金,但常坪村没有资金,“幸好,村里的河道里有沙子,那个不要钱,村里组织人挖沙子,算是投入了”,王业勇说。

“村集体一年5万元的收入,还不如村民一家的收入。一户村民,一般的年收入在六七万,好一点儿的10万往上,村里收入确实太少了”,这使得王业勇计划的许多事情都难以开展,“基础建设方面没什么问题,基本上都是政府投资,主要还是蓄水抗旱、村里一些公共设施的养护维修等需要资金,但村里几乎没有任何能力做”,王业勇说。

今年以来,山东大旱,蓄水抗旱的任务格外重要,尤其是种植水果,更需要水,王业勇说,“生活用水没有问题,村里有自来水,也有井,这里地下水还是很丰富的,打个三五十米,肯定有水了。但浇地不行,村民浇地,还是大水漫灌,很难做到精准的滴灌,需要的水更多”。

王业勇希望增加村里的收入,他的目标是翻一番,“10万元就差不多够了,包括村干部的工资、村委会正常运行的费用、蓄水抗旱的费用,以及维护公共设施的费用等,也就够了”,他说,“村里的公路、自来水等大的基建项目,基本上都是政府投建,村里只是负责日常维护,钱多了也不太好”。

美丽乡村的另一面

蒙阴县城东北30公里处的岱崮镇大崮村里,一直到2013年,都没有一条像样的路。

近年来,蒙阴县大力发展蜜桃产业,全县种植60万亩蜜桃,几乎涵盖了大部分村庄,大崮村也是其中之一,村里3000多亩地,绝大部分种桃,村民人均收入过万。

大崮村支书王均照(左一)。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但在村支书王均照看来,大崮村的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掘出来。

大崮村背靠大崮山,大崮山是典型的岱崮地貌,这是沂蒙山区独有的世界级地貌。大崮山海拔628米,崮顶高25米,周长达5公里。因山体庞大,气势磅礴,故名大崮。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都发生过激烈的战斗,著名的大崮山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如今,大崮山顶还保留着当年八路军兵工厂的遗址。

2013年,在外做生意多年的王均照回村接任村支书,开始计划开发大崮山的旅游资源,“村里没什么产业,也没什么收入,想发展起来不容易”,王均照说。

想发展旅游业,村子太难看了不行,王均照当村支书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修路、改造民居。“村里没钱,感觉做这么多事情很难,其实真做起来,没想象的那么难,民居的设计,是镇上派来的一位干部,学过园林设计,这些都是他帮忙的。我们这里的山上,都是页岩,捡回来就能修路、装饰房子。村里不用的农具,拿出来整理一下,就可以做成民俗景观”,他说。

大崮村把废弃的小磨盘也做成了景观。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如今的大崮村,每座房子周围,都被鲜花围绕,薄厚均匀的页岩,也成了最合适的装饰物,墙上、路边随处可见,村子中心,数十个废弃的小磨盘,被穿起来,嵌在一面中空的墙上,就成了一处处独特的景观。

几年来,大崮村建成了生态种植、养殖、采摘、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农业生态公园,引进外部投资,与农民合作社、农户三方共同合作经营,此外,部分乡民还开起了农家乐、民宿,“做得好的,一年也能收入七八万”,王均照说。

【记者手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从荒山到林海,沂蒙人用了70多年。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沂蒙老区各个村庄,就开始绿化荒山。孟良崮战役所在地,原本是一片光秃秃的山,但在今天,站在孟良崮的最高处,无论望向哪一边,都是一片深绿。

改革开放后,整理荒山、种植经济林成为沂蒙的致富之路,一望无际的绿水青山,都是当地村民数十年来栽种的,这种绿化是渐进的,且是村民自发的,山上的树木,大多数是果林。

在工业化推进社会发展的历程中,沂蒙或许是一个特例——不必工厂林立,不用付出环境恶化的代价,就可以致富。据当地一位干部介绍,在改革开放之初,沂蒙地区就确立了生态发展的路线,数十年来,执政者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最初定下的路线,没人能改,不管谁来,都不能动。

人与自然达成了共生,荒山绿了,人也富了。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缺乏集体产业,村集体的收入堪忧,当地干部介绍,在蒙阴县,村集体的收入普遍不高,一般都在几万到几十万之间,“村集体当然需要收入,但村集体的钱太多了,也未必是好事”,他说。

这并不只是一个人的观点,事实上,在走访中,哪怕入不敷出、亟须增收的村集体,村干部的要求也并不高,如常坪村的村支书,期望值也只是10万元。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藏富于民”是最重要的经济思想之一,《论语》中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现代社会中,政府的公共职能比传统社会更多,所以“藏富于民”还是“藏富于国”一直争论不休。但至少在农业发展中,在集体经济的层面,“民富”或许比“村富”更重要。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影 王巍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范锦春

    推荐阅读
  • 完美关系在那个台几点播出(你知道吗)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完美关系在那个台几点播出当代都市题材电视剧《完美关系》的播出时间:2020年2月18日,首播平台:湖南卫视、爱奇艺、腾讯视频。若是VIP会员24点更新,非会员次日24点观看,2018年7月拍摄,由浙江金溪影视有限公司制作,制作周期12个月,该剧由安建导演,主演:黄轩,佟丽娅,陈数。

  • 堂哥的儿子是我的外甥还是侄子(堂哥的儿子是我的外甥还是侄子呢)

    亦称朋友的儿子,属于客套话,而哥哥的小孩其实就是弟兄的孩子,所以叫“侄子”最恰当不过。姑侄对称,与亲兄弟之子无关。在此之前,兄弟之子称为兄子和弟子,多用作亲属的“转述叙称”称谓。

  • 晨跑和夜跑哪个更减肥瘦身(晨跑和夜跑哪个减肥更快)

    但是对于减肥的人而言,还是要有所限制。

  • 施瓦辛格成功绝非偶然(从穷小子到国际巨星)

    在加入美国国籍后,他就报名参加了美国举办的国际健美比赛,而在本场比赛上,施瓦辛格凭借着接近完美的男性身材而获得了比赛冠军,也因此得到了健美先生的称号。施瓦辛格心里一直有一个梦想——成为美国总统。施瓦辛格弃影从政,成功当选州长施瓦辛格在健美界和影坛所取得的成就也使得他闻名世界,他所积攒下的财富也使得他跻身亿万富翁。另外施瓦辛格还提出了使用清洁能源等政策,为此他还放弃

  • 汉服简介(汉服的介绍)

    与汉人一词类似,汉服中的“汉”字的词义外延亦存在着由汉朝扩大为整个民族指称的过程。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并通过汉朝依据四书五经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成为神道设教的一部分。汉服还通过华夏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饰均具有或借鉴汉服特征。

  • 山楂的保存方法(山楂的保存方法简述)

    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山楂的保存方法对于已经切开的山楂,想要保存可以放进盐水中,也可放在阳光下晾晒,让水分尽快蒸发掉。完整的山楂保存可以装入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进冰箱冷藏。在容器底部放一层细沙将山楂装入,再放一层细沙密封保存。最简单的方法是放入保鲜膜中,把里面空气放干净,密封袋口保存。

  • 象棋中的马怎么算撇脚(撇脚的具体情况如下)

    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象棋中的马怎么算撇脚比如马要向前跳!那马前面也就是马头上如果有棋子就是挡马脚!无论马往哪边跳!马前面有一颗棋子挡着,比如想向前跳,紧挨着马的正前方有一颗棋子,都叫撇脚马,同理,你想向左跳,紧挨着马的左方有一颗棋子也叫撇脚马。

  • 赘婿楼舒婉为什么要杀死家人 赘婿楼舒婉报仇了吗

    在对方强占檀儿时,被宁毅给撞见了,一向有仇必报的他,自然要将楼家给灭掉。之前宣威营的小头目绑走了苏檀儿,最终卖给了楼书恒。之后楼舒婉制作了防水衣送给了刘西瓜,刘西瓜又给了宁毅。之后宁毅发现了防水衣的秘密,急冲冲的跑到了楼家的布店,刚好撞见楼书恒在欺负苏檀儿。如此看来,这一切都是楼舒婉布下的局,就是为了弄死自己的哥哥和父亲。之后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报复自己之前遭遇的不公。

  • 自制瓷砖胶(瓷砖胶配方及制作方法)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自制瓷砖胶先将冷水按比例加入到容器内,开启搅拌机再将胶粉徐徐撒入,高速搅拌10-15分钟即为胶水。批重钙、滑石粉,每1000公斤水加107胶粉13-14公斤、杀菌防腐剂3公斤,或加入甲醛2.5-3公斤,制成胶水。批硅酸盐灰白水泥:每1000公斤水直接加入107胶粉10-11公斤,制成胶水。

  • 研教学评一体化(备教学)

    只有经历这一大循环的教学,才能呈现一种持续评价教与学的目标达成度、教与学的进步度、决定教与学的需求,并实现螺旋上升的态势,使教与学和质量评价更有意义。所以,在“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指导下的教学新格局,应该是一个高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