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摩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生活百科

鲁迅先生喜欢的人(他是鲁迅最喜欢的人)

时间:2023-06-05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生活百科

在北大,刘半农迅速从一个艳情小说作者,变成了一个新文化运动的急先锋。钱玄同也是出了名的急先锋,一听老刘的计划,立刻同意了。这两篇文章,迅速成了导火索,点燃了旧派与新派的一场惊天动地的大论战,其首功,无疑应属刘半农。刘半农还热衷于搜集各地民俗,并因此而丧命。回京后,刘半农又忙着整理资料,未能及时治疗,结果几天后不幸去世。

(《民国大师系列》第42篇)

鲁迅在评价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时,曾专门比较过陈独秀、胡适和刘半农,说道:“如果将韬略比作武器仓库的话,陈独秀的风格是仓库门大开,里面放着几支枪几把刀,让别人看得清清楚楚,外面则竖一面大旗,旗上写着:‘内皆武器,来者小心!’胡适的做法,是库门紧关,门上贴一张小纸条,说:‘内无武器,请勿疑虑!’这两位都是高人,一般人见了,望而生畏,不上前。可刘半农没有什么韬略,他没有武库,就赤条条的一个人,冲锋陷阵,愣头愣脑。所以,陈、胡二位,让人佩服,刘半农却让人感到亲近。”

刘半农就是这样一个人,愣头愣脑,整个人生都没有规划,时不时让你大吃一惊,但吃惊过后,却又为他的“意外之举”大为折服。

刘半农出生于江苏江阴县一个教师家庭,自幼聪明绝顶,在小学和中学都是屡创纪录的超级学霸,正当所有人都认为他将顺利考取北大、清华时,他却选择了退学,一个人跑到上海去谋生路。

在上海,刘半农找了一份编辑的工作,并开始大量地创作小说,不过千万别以为这位学霸是想实现文学的梦想,其实他写的都是些不入流的艳情小说、消遣小说,目的无非是为了多赚稿费。

几年后,报社停业整顿,刘半农的编辑工作也走到了尽头,只得回老家。没有了收入,一家人过得非常艰难。然而,就在这时,老天爷却扔下了一块天大的馅饼——北大校长蔡元培竟然给他寄来了教授的聘书!这个大馅饼砸得刘半农半天缓不过劲儿来,不过这就是事实,一个中学还没毕业的写艳情小说的人,竟然当上了北大的教授!

老刘的人生够出人意料了吧?别急,这才刚开始呢!

在北大,刘半农迅速从一个艳情小说作者,变成了一个新文化运动的急先锋。当时,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刚崭露头角,成为新文化运动的第一块阵地,刘半农为了更彻底地打击复古守旧派,就找到好友钱玄同,跟他说了自己的计划。

钱玄同也是出了名的急先锋,一听老刘的计划,立刻同意了。于是,1918年3月15日,《新青年》发表了一篇署名“王敬轩”的文章:《给<新青年>编者的一封信》,以一个守旧派卫道士的身份,对新文化运动进行了大肆辱骂。而在同一期,还有一篇文章,名为《复王敬轩书》,署名“本社记者半农”,对王敬轩的观点进行了痛快淋漓的批判。

其实这位“王敬轩”,就是钱玄同,故意跟刘半农一唱一和,将守旧派卫道士的丑陋嘴脸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将新文化运动的先进性衬托得无比伟大。

这两篇文章,迅速成了导火索,点燃了旧派与新派的一场惊天动地的大论战,其首功,无疑应属刘半农。苏雪林曾说:“(刘半农)虽不足与陈、胡方驾,却可与二周并驱。事实上,他对新文学所尽的气力,比之鲁迅兄弟只有多,不会少。”

然而,就在刘半农在北大声名鹊起,以“中学肄业的大学教授”的身份成为传奇人物的时候,他却再一次出人意料,选择了出国留学,要考一个响当当的博士学位回来。

当时,欧洲刚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经济萧条,刘半农在巴黎的生活极为拮据,经常吃不上饭,头发也没钱理,长得像个野人,连同在巴黎的中国留学生都看不下去了,骂他为中国人丢脸。但刘半农生性洒脱,丝毫不以为忤,还把住的地方起名叫“花子窝”。有一次赵元任夫妇去看他,想拍张合影,刘半农竟然让大家坐在地上扮乞丐,伸着手作乞讨的样子,让赵元任哭笑不得。

然而,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刘半农却考取了世界上公认最难考的法国国家博士,博士论文《汉语字声实验录》也荣获法国康士坦丁·伏尔内语言学大奖,成为第一个获此大奖的中国人。

在英国伦敦留学时,刘半农还写过一首歌,叫《教我如何不想她》,被赵元任谱上了曲子,迅速成为流行歌曲,影响极大。值得一提的是,“她”这个字也是刘半农首创的,原本汉字中没有表示女性的第三人称,到了清末民初,通常用“伊”来表示,刘半农便专门造了个“她”字,还有表示物的“它”,一直沿用至今。

这首歌在当时极为流行,很多女生都以为词作者是一位风度翩翩的佳公子,对他很是崇拜,然而等见到了本人,却是又黑又土的一个半老头子,都极为失望。刘半农听说后,风趣地写了一首打油诗:“教我如何不想他,请来共饮一杯茶。原来如此一老叟,教我如何再想他?”

刘半农兴趣极为广泛,爱一行干一行,而且还都干出了名堂,除了语言学上的大师级地位之外,还是著名的诗人、小说家、杂文家、翻译家、民俗学家、词作家、摄影家等等。

有一次,刘半农心血来潮,想研究全国各地方言中的骂人的话,就专门在报纸上登了一则“征骂”启事。启事一登出来,刘半农立刻成了世上“最可怜”的人:走在路上,有人用方言骂他;上课的时候,学生们用各地的方言骂他;回到家,也不得安宁,还有很多人专门登门骂他。刚开始刘半农还颇为自得,都一一记录了下来,但没过几天就受不了了,赶紧又去报纸登了条“结束”启事,这才缓过劲儿来。

刘半农还热衷于搜集各地民俗,并因此而丧命。那是1934年6月,刘半农带着几个人远赴蒙古,考察蒙古族民俗。虽然旅途艰苦,但刘半农最擅长的就是苦中作乐,经常给大家讲个笑话,搞个恶作剧之类的。晚上睡觉时,还把自己的行军床摆在屋子中间,躺在上面一动不动,开玩笑地说,我这是停柩中堂啊!谁也没有料到,这句玩笑话,竟然成了他的死谶。

在走访的过程中,刘半农被蚊虫叮咬,这本是寻常事,大家也没在意,却不料感染上了疾病。回京后,刘半农又忙着整理资料,未能及时治疗,结果几天后不幸去世。

在追悼会上,北大校长蒋梦麟亲自主持,胡适在介绍他的生平时,几度哽咽,全场师生齐声痛苦。

后来有人评价道:“五四那一辈,认真者往往认真过分,只认死理;潇洒者,又往往难有所成。像刘半农这样的人物,实在教人无比怀念。”

    推荐阅读
  • 完美关系在那个台几点播出(你知道吗)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完美关系在那个台几点播出当代都市题材电视剧《完美关系》的播出时间:2020年2月18日,首播平台:湖南卫视、爱奇艺、腾讯视频。若是VIP会员24点更新,非会员次日24点观看,2018年7月拍摄,由浙江金溪影视有限公司制作,制作周期12个月,该剧由安建导演,主演:黄轩,佟丽娅,陈数。

  • 堂哥的儿子是我的外甥还是侄子(堂哥的儿子是我的外甥还是侄子呢)

    亦称朋友的儿子,属于客套话,而哥哥的小孩其实就是弟兄的孩子,所以叫“侄子”最恰当不过。姑侄对称,与亲兄弟之子无关。在此之前,兄弟之子称为兄子和弟子,多用作亲属的“转述叙称”称谓。

  • 晨跑和夜跑哪个更减肥瘦身(晨跑和夜跑哪个减肥更快)

    但是对于减肥的人而言,还是要有所限制。

  • 施瓦辛格成功绝非偶然(从穷小子到国际巨星)

    在加入美国国籍后,他就报名参加了美国举办的国际健美比赛,而在本场比赛上,施瓦辛格凭借着接近完美的男性身材而获得了比赛冠军,也因此得到了健美先生的称号。施瓦辛格心里一直有一个梦想——成为美国总统。施瓦辛格弃影从政,成功当选州长施瓦辛格在健美界和影坛所取得的成就也使得他闻名世界,他所积攒下的财富也使得他跻身亿万富翁。另外施瓦辛格还提出了使用清洁能源等政策,为此他还放弃

  • 汉服简介(汉服的介绍)

    与汉人一词类似,汉服中的“汉”字的词义外延亦存在着由汉朝扩大为整个民族指称的过程。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并通过汉朝依据四书五经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成为神道设教的一部分。汉服还通过华夏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饰均具有或借鉴汉服特征。

  • 山楂的保存方法(山楂的保存方法简述)

    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山楂的保存方法对于已经切开的山楂,想要保存可以放进盐水中,也可放在阳光下晾晒,让水分尽快蒸发掉。完整的山楂保存可以装入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进冰箱冷藏。在容器底部放一层细沙将山楂装入,再放一层细沙密封保存。最简单的方法是放入保鲜膜中,把里面空气放干净,密封袋口保存。

  • 象棋中的马怎么算撇脚(撇脚的具体情况如下)

    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象棋中的马怎么算撇脚比如马要向前跳!那马前面也就是马头上如果有棋子就是挡马脚!无论马往哪边跳!马前面有一颗棋子挡着,比如想向前跳,紧挨着马的正前方有一颗棋子,都叫撇脚马,同理,你想向左跳,紧挨着马的左方有一颗棋子也叫撇脚马。

  • 赘婿楼舒婉为什么要杀死家人 赘婿楼舒婉报仇了吗

    在对方强占檀儿时,被宁毅给撞见了,一向有仇必报的他,自然要将楼家给灭掉。之前宣威营的小头目绑走了苏檀儿,最终卖给了楼书恒。之后楼舒婉制作了防水衣送给了刘西瓜,刘西瓜又给了宁毅。之后宁毅发现了防水衣的秘密,急冲冲的跑到了楼家的布店,刚好撞见楼书恒在欺负苏檀儿。如此看来,这一切都是楼舒婉布下的局,就是为了弄死自己的哥哥和父亲。之后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报复自己之前遭遇的不公。

  • 自制瓷砖胶(瓷砖胶配方及制作方法)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自制瓷砖胶先将冷水按比例加入到容器内,开启搅拌机再将胶粉徐徐撒入,高速搅拌10-15分钟即为胶水。批重钙、滑石粉,每1000公斤水加107胶粉13-14公斤、杀菌防腐剂3公斤,或加入甲醛2.5-3公斤,制成胶水。批硅酸盐灰白水泥:每1000公斤水直接加入107胶粉10-11公斤,制成胶水。

  • 研教学评一体化(备教学)

    只有经历这一大循环的教学,才能呈现一种持续评价教与学的目标达成度、教与学的进步度、决定教与学的需求,并实现螺旋上升的态势,使教与学和质量评价更有意义。所以,在“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指导下的教学新格局,应该是一个高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