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摩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生活百科

算盘有哪些资料(记忆中的物事20算盘)

时间:2023-05-25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3 栏目名: 生活百科

算盘是中国的“国粹”,古代中国的一项重要发明,迄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了,在轰轰烈烈科技大爆发的今天,它终是走入了尘封的历史。算盘其形长方,周为木框贯直柱,俗称“档”。一般从九档至十五档,档中横以梁,梁上两珠,每珠作数五,梁下五珠,每珠作数一,运算时定位后拨珠计算,可以做加减乘除等算法。算盘上的档子带着毛绒,算盘珠子拨到哪一位,就定到哪一位,不往下滑。

算盘是中国的“国粹”,古代中国的一项重要发明,迄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了,在轰轰烈烈科技大爆发的今天,它终是走入了尘封的历史。如果问起现在的年轻人,大概很多人早已不知算盘为何物了。

算盘其形长方,周为木框贯直柱,俗称“档”。一般从九档至十五档,档中横以梁,梁上两珠,每珠作数五,梁下五珠,每珠作数一,运算时定位后拨珠计算,可以做加减乘除等算法。

“七子之家隔两行,十全归一道沧桑。五湖四海盘中算,三教九流珠上忙。柴米油盐小黎庶,江山社稷大朝堂。”说的就是算盘。

曾经,算盘是那个时候世界上广为使用的最为先进的计算工具。它制作简单,价格便宜,口诀便于记忆,运算方便,不仅在中国被普遍使用,并且流传到了日本、朝鲜、美国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想当年,不论任何单位的会计,办公桌上必定有一把算盘端端正正地放着,它不仅是办公桌上的标配,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在众人眼里,会打算盘的人,一定就是文化人。

我的第1把算盘是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买的,那是1972年,我家下放在随县三里岗尚店火石冲。

七十年代初,家徒四壁。四年级的算术开算盘课了,老师让我们回家找家长买算盘。晚上,父亲把家里猪吃的米糠倒出来,细细地筛了一遍,粗的放在箩筐的下面,细的放在上面,压实,装了一箩筐。父亲说,明天到均川街上卖了这几十斤米糠,应该就能买把算盘。

第二天清早,父亲挑着一担箩筐,一头是米糠,一头坐着我,我比米糠重,父亲只得把扁担挑在三分之一处。

尚店火石冲离均川街上有20里。顺着碾子河走,不时涉水过河,这段路俗称“二十四道脚不干”。走走歇歇,过七条包家巷,过熊家墙院,快晌午时,到了均川街上,这天是均川街上的热集。

看着米糠细,4分半1斤,卖了个好价钱。买糠的人转箩筐倒糠时,发现里面的糠粗些,说你这个年轻人好狡猾,父亲就陪着讪讪地笑。

拿出7块6角钱,在均川街上的日杂店买了把算盘。父亲又领着我去街上的食堂吃了根油条,中午了,肚子早饿了。

算盘是玫瑰红色的,拿在手上一抖动,哗啦啦响,我满心欢喜,一直拿着,吃油条时也舍不得放手。父亲说,把糠卖了,猪没吃的,你回家要多打猪草,要勤快些。

把算盘系上一根“芝麻”带子,斜背着蹦蹦跳跳地去上学。上课时,老师把那架一米多长的大算盘竖着挂到黑板前,拨动那些如象棋般大小的木头珠子,给我们作演示运算。算盘上的档子带着毛绒,算盘珠子拨到哪一位,就定到哪一位,不往下滑。老师在讲台上作示范,我们学生在课桌上用算盘跟着学。

学算盘很难,难在背口诀;口诀背的滚瓜烂熟,打算盘就很容易了。初用时口诀不熟,不但速度慢,而且经常出差错,背熟了这些“三下五去二,八九七十二、九一下加一”之类的算盘口诀,自然也就顺溜了。

我的算术历来不好,好歹最后还是学会了打算盘。但“拳不离手,歌不离口”,不上珠算课久了,我又把它还给了老师,父亲还总说我学习不用心。

八十年代初,我家从农村返城又回到了随县城关镇,父亲的单位安排他当会计。这回,背珠算口诀的轮到了父亲自己。父亲40岁了,记忆力也自然差多了。常常,他把帐本背回家,噼哩啪啦的算盘声一直响到深夜,只因为和出纳的现金数相差几分钱。父亲说,帐和现金必须分毫不差,哪怕帐上错一分钱,对帐到天亮也要算清楚。

八十年中期,计算器开始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但传统的算盘还在传统的财会工作中顽强地存在着。不时,会有人用计算器和财会人员的算盘比赛哪个快哪个准,报纸上甚至出现过算盘嬴计算器的事例。现在想来,不过是如同世纪初国际象棋人机大战的噱头。

至今清楚地记得八十年代中期,我还在电扇厂当电工。我师傅的师傅肖守清从广州出差回车间,神秘地拿出一个小巧的薄薄的方形电子产品,说是计算器,现场演试,把一众围观的我们惊的目瞪口呆。当时就羡慕地想自己什么时候能买上一个就好了。其实过了不久,我就有了属于自己的计算器。

九十年代,随着电脑进入单位,电算化的运用,大大减轻了手工操作的烦琐和疲劳。报表汇总不但速度快,而且质量好。只要把数据录入电脑,就会自动运算,汇总报表很快就出来了。

理所当然堂而皇之地,再也没人坚持用算盘了,算盘悄悄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慢慢地,它还会成为见证历史的古董。

但这一古老的物件,仍时时映现在我的脑海。那把我小时候在均川街上买的玫瑰红色的算盘,至今还挂在父亲的家里,只是早已不见了它曾经的红,它脏兮兮黑糊糊地挂在那里,蒙了一层厚厚的灰。有时回到老家看到它,就戏谑地想,五百年后,它一定是一件地道的古董,如果我今天记载的关于它的故事,也能一并陪着它流传五百年,那一定是一段传奇。

只有一次,多年前过春节前帮父母打扫卫生,这把算盘我拿下来清洗过一次。本来想把它扔了,父亲不允,只好洗干净又挂回原位。洗后揩干时,信手拨拉,它发出的噼噼啪啪的清脆的声音,虽比不上音乐美妙动听,但细细聆听,倒是有许多难忘的韵味。

“一上一,二上二,三下五去二......”那噼噼啪啪的美妙声音,常常让我怀念和回味,而关于它的故事,则永远留在我记忆里。

    推荐阅读
  • 完美关系在那个台几点播出(你知道吗)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完美关系在那个台几点播出当代都市题材电视剧《完美关系》的播出时间:2020年2月18日,首播平台:湖南卫视、爱奇艺、腾讯视频。若是VIP会员24点更新,非会员次日24点观看,2018年7月拍摄,由浙江金溪影视有限公司制作,制作周期12个月,该剧由安建导演,主演:黄轩,佟丽娅,陈数。

  • 堂哥的儿子是我的外甥还是侄子(堂哥的儿子是我的外甥还是侄子呢)

    亦称朋友的儿子,属于客套话,而哥哥的小孩其实就是弟兄的孩子,所以叫“侄子”最恰当不过。姑侄对称,与亲兄弟之子无关。在此之前,兄弟之子称为兄子和弟子,多用作亲属的“转述叙称”称谓。

  • 晨跑和夜跑哪个更减肥瘦身(晨跑和夜跑哪个减肥更快)

    但是对于减肥的人而言,还是要有所限制。

  • 施瓦辛格成功绝非偶然(从穷小子到国际巨星)

    在加入美国国籍后,他就报名参加了美国举办的国际健美比赛,而在本场比赛上,施瓦辛格凭借着接近完美的男性身材而获得了比赛冠军,也因此得到了健美先生的称号。施瓦辛格心里一直有一个梦想——成为美国总统。施瓦辛格弃影从政,成功当选州长施瓦辛格在健美界和影坛所取得的成就也使得他闻名世界,他所积攒下的财富也使得他跻身亿万富翁。另外施瓦辛格还提出了使用清洁能源等政策,为此他还放弃

  • 汉服简介(汉服的介绍)

    与汉人一词类似,汉服中的“汉”字的词义外延亦存在着由汉朝扩大为整个民族指称的过程。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并通过汉朝依据四书五经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成为神道设教的一部分。汉服还通过华夏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饰均具有或借鉴汉服特征。

  • 山楂的保存方法(山楂的保存方法简述)

    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山楂的保存方法对于已经切开的山楂,想要保存可以放进盐水中,也可放在阳光下晾晒,让水分尽快蒸发掉。完整的山楂保存可以装入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进冰箱冷藏。在容器底部放一层细沙将山楂装入,再放一层细沙密封保存。最简单的方法是放入保鲜膜中,把里面空气放干净,密封袋口保存。

  • 象棋中的马怎么算撇脚(撇脚的具体情况如下)

    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象棋中的马怎么算撇脚比如马要向前跳!那马前面也就是马头上如果有棋子就是挡马脚!无论马往哪边跳!马前面有一颗棋子挡着,比如想向前跳,紧挨着马的正前方有一颗棋子,都叫撇脚马,同理,你想向左跳,紧挨着马的左方有一颗棋子也叫撇脚马。

  • 赘婿楼舒婉为什么要杀死家人 赘婿楼舒婉报仇了吗

    在对方强占檀儿时,被宁毅给撞见了,一向有仇必报的他,自然要将楼家给灭掉。之前宣威营的小头目绑走了苏檀儿,最终卖给了楼书恒。之后楼舒婉制作了防水衣送给了刘西瓜,刘西瓜又给了宁毅。之后宁毅发现了防水衣的秘密,急冲冲的跑到了楼家的布店,刚好撞见楼书恒在欺负苏檀儿。如此看来,这一切都是楼舒婉布下的局,就是为了弄死自己的哥哥和父亲。之后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报复自己之前遭遇的不公。

  • 自制瓷砖胶(瓷砖胶配方及制作方法)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自制瓷砖胶先将冷水按比例加入到容器内,开启搅拌机再将胶粉徐徐撒入,高速搅拌10-15分钟即为胶水。批重钙、滑石粉,每1000公斤水加107胶粉13-14公斤、杀菌防腐剂3公斤,或加入甲醛2.5-3公斤,制成胶水。批硅酸盐灰白水泥:每1000公斤水直接加入107胶粉10-11公斤,制成胶水。

  • 研教学评一体化(备教学)

    只有经历这一大循环的教学,才能呈现一种持续评价教与学的目标达成度、教与学的进步度、决定教与学的需求,并实现螺旋上升的态势,使教与学和质量评价更有意义。所以,在“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指导下的教学新格局,应该是一个高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