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摩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生活百科

游戏中的知名npc(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时间:2023-05-27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3 栏目名: 生活百科

《侠客游》是较为早期的开放世界游戏,广袤的地图,无尽的任务,生老病死,成家立业。《FreeGuy》的主角就是这样一个稀松平常的背景人物,他是女娲造NPC时最潦草的那抹泥巴,没有姓,也没有名,就叫“男人”。“男人”和银行里其他NPC,从保安到经理,一秒钟都缴械投降。原来从NPC视野看人类行为如此好笑。印度神话中,avatar就是神灵降临后的那个存在。要知道,robot的词源是东正教教会语中的“奴役”或“苦劳”。

记得开玩《赛博朋克2077》时,第一次感到失落是走出阴暗酒吧,点击小巷里杀马特造型的NPC,对方悠悠说了句套话——类似“你好,伙计”或是“看什么看”那种。瞬间我被打回 DOS 时代玩《侠客游》的时刻,独闯天涯的孤独感沿着背脊溜进大脑。

《侠客游》是1990年代的角色扮演游戏系列,由东京ARTDINK公司开发,印象中我玩到的版本是台湾省第三波公司汉化发行的中文版。《侠客游》是较为早期的开放世界游戏,广袤的地图,无尽的任务,生老病死,成家立业。由于缺乏主线剧情,作为玩家的我总是在没头没脑乱跑,饥渴寻找每一个能说点对白的 NPC。可大部分人只是背景,他们长一样的脸,说差不多的话,见得越多,就越觉得这世界处在生死之间的灰色地带,乏善可陈,任何丁点的变化都能让我激动不已。

这些年来,如果不是主要角色,游戏世界中大部分的 NPC 存在感仍然很弱。他们像你在《模拟人生》中填充建筑物角落的花瓶,只能远观,不可亵玩。其实这些虚拟世界背景布的人类元素,所能提供的互动有时还不如《模拟人生》里那个花瓶多。

当然这都是我从玩家身份看到的空虚,最近新上的爆米花电影 《Free Guy》 则选择代入普通NPC的视角,不无戏谑地展现最常见的开放世界游戏——MMORPG(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中的生态(不)平衡。

电影中这个游戏叫做 Free City, 它符合大众文化对电子游戏最常见的认知:在类似GTA系列呈现出的罪恶都市中,无数玩家登陆服务器化身超级英雄——当然罪恶都市里的英雄更像黑社会成员,通过做任务升级和付费充值,解锁更多的道具、技能和地图,纵横四海,浪迹天涯。

当然 Free City 也沿袭了好莱坞对于游戏世界通货膨胀般的想象,从玩家人数到游戏功能都追求“更大、更高、更强”。这是目前我们对人类未来游戏化想象中最具新自由主义味道的那种,在诸如《头号玩家》的游戏世界中,技术早就以假乱真,带宽也不是问题,声色犬马,光怪陆离。游戏引擎程序可以解决所有问题,设计师和程序员更像是《饥饿游戏》中的游戏大师,信手一指就可以从虚无中拽出两只猛禽,提高游戏难度。

而现实中的游戏,即使厉害如GTA也显然做不到这些。这也许是为什么在 Free City 的世界中,爱打游戏的观众会不停看到各种游戏的叠加,《蝙蝠侠》、《正当防卫》、《精灵宝可梦》、《半条命》等等。当然还有在所有开放世界中必不可少的路人甲们,那些路边招客的性工作者、妻子被巫师劫持的痴心大汉、等着和你玩捉迷藏的小朋友,还有特别把执法辖区当回事儿的警车和警察。

《Free Guy》的主角就是这样一个稀松平常的背景人物,他是女娲造 NPC 时最潦草的那抹泥巴,没有姓,也没有名,就叫“男人”。这种敷衍的命名也营造了一种普世味道,在游戏世界中,每个路人可不就只是个“男人”、“大哥”、“队友”、“性感女郎”吗?“男人”的职业是银行柜员,生活轨迹简单重复,每天开心起床、买杯咖啡、返工笑脸迎客,每隔几分钟就会有英雄来抢银行,他负责趴在地上、配合气氛。“抢银行”应该是 Free City 一个难度相对较低的任务,很容易拿来刷经验。“男人”和银行里其他NPC ,从保安到经理,一秒钟都缴械投降。反正他死了,也只不过是一个子系统暂时结束,马上loop回去重新开始,起床又是一个好“男人”。

这部分算是影片的铺垫,但我觉得最为精彩。原来从NPC视野看人类行为如此好笑。真的,你想想看,在你生活的城市,北上广深、台北亦或香港,一大早出门到地铁站短短五分钟路程,你已经走过三次群殴、两个哥斯拉气愤地踩着立交桥,还有一个不是网速不行就是新手上路的英雄,对着一堵高墙上窜下跳、不得要领。每个从奥利匹斯山上下凡的超级英雄都像多动症患者,兴冲冲地开着蝙蝠车、飞机从你身边呼啸而过,冷不丁就给你一拳。

如果你是个被捏成S型的女性角色,运气好会有霸道玩家卷你上车兜风,不好的话可能会被哪个厌女症英雄直接开车辗过。而你总是宠辱不惊,目不斜视、脚不停息地走在上班路上。生死对你只是可以互相转换的1和0,死就是重生,生就是等死,杀死你的是头号玩家还是203号玩家,本质上没有区别。死在谁手上都活该,毕竟,如果你不去银行被打劫,这些英雄就少了一个任务可做。你不入地狱,地狱就不好玩了。

而事实上,你也必须要去银行,因为脚本就是这样写,你别无可做。故事在这里出现转折,由于是好莱坞电影,这转折的动力自然来于对人类普世价值的追求——爱、平等和自由。剧情教育观众,每个 NPC 本质上都是人工智能,而得益于 Free City 源代码撰写者的真善美,像“男人”这样的人工智能一旦被“爱”或其他什么美好的东西激活,神经元就会蓬勃生长,一发而不可收拾。他拥有近似人类的感情,对命中(代码里)注定的女人一见钟情,他还有数字原生物小强般的生命力——有点像《黑客帝国》里那些无法被赶尽杀绝的史密斯先生。

下半段电影于是就未能免俗地变成超级NPC救世界。每次看到这样的桥段,我就觉得电子游戏已经变成人类经典叙事的新皮肤:被压迫者团结一致反抗强权的老瓶里,农奴、性少数、被殖民者、动植物、有色人种又多了新的革命兄弟——人工智能。尤其是“男人”在岸边振臂疾呼,鼓励其他NPC勇敢说不,一起去争取没有杀戮的家园时,我脑中闪现了十几个差不多的电影场景。

而本来很多3A游戏的叙事也都是在和好莱坞取经,前几年备受好评的互动电影游戏《底特律:变人》也有这样一个转折点。备受剥削的家务机器人挣脱程序控制,忽然觉醒,联合起来走在城市广场游行示威,又黑进电视台广播厅向全世界人类宣布自己的《独立宣言》。

这样的爆发不难理解,更容易共情。玩游戏多了,我渐渐相信很多人都有上帝情结,城市建设也好、枪车球也好,甚至是和二次元谈恋爱,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我们既是游戏角色也是上帝本人。当然如果你还开发设计过游戏,这种造物主的感觉更是强大。我们在游戏中的化身,英文叫做 avatar,来自梵语。印度神话中,avatar 就是神灵降临后的那个存在。

印度游戏研究学者 Souvik Mukherjee 曾经撰文追溯硅谷的新世界文化和印度教神话的关系,线索之一就是IT产业对于 avatar这个词汇的挪用。想想看实在是神来之笔,真的,作为玩家的我们对于游戏世界里的NPC来说,可不就是造物本身,我们每一次打开游戏扮演角色,不就像是降临凡间,穿上人皮(或是兽皮),来尘世里走一遭吗?NPC 们永远活在圣洛都或不夜城里,我们却可以随时跳出,毕竟神仙也有神仙的烦恼等着我们抽时间处理。

这样的体验中,我们确实是NPC的主人,是人工智能的主人,是机器人的主人。它们是为我们存在的工具。要知道,robot 的词源是东正教教会语中的“奴役”或“苦劳”。当我们把 NPC 想成由十进制数字组成的字符串,奴役它们不会让我们产生愧疚之意,就好像绝大部分人不会觉得自己在奴役计算器一样。但游戏中的 NPC 越来越具象,越来越拟人,我们不是《黑客帝国》里的尼奥,不能时时刻刻看穿虚拟世界的假象,这0和1变成了我们的队友、boss,甚至是梦中情人。这时候,奴役他们,还真有点不道德呢。

人类和 NPC 的共情,也源于很多人偶尔会感觉到自己也只是某一部戏剧、一本小说或是一个游戏里的人物。一些 《Free Guy》里的情节很容易让人心有戚戚,每天朝九晚五、打着鸡血返工,总是在生活点滴中看到阶层差异造就的不平等,整个社会对于女性的物化,可真是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啊。

艺术家 aaajiao 近年的作品《洞穴模拟器》就探索了这种“玩家”的双重身份,他捕捉到一些生活瞬间,在其间人们会感到生活出现了bug一样的漏洞,恍神自己是否只是一个游戏角色而已。记得《底特律:变人》在很多充满社会对抗的地区特别受到欢迎,尤其是人工智能的独立宣言提到“我们要求有住房,有生育权”时,无数佛系青年为之动容,这可不就是新世代最迫切也最卑微的呼声吗?

不过,共情常常伴随着投射,想要活下去,想要获得劳动报酬,想要生儿育女的到底是人工智能,还是人类自己?这是大量科幻作品,游戏也好,电影也罢,很多由此产生的情节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人工智能想要人权?就拿《底特律:变人》而言,什么是生育,是机器人工厂的复制粘贴流水线吗?什么是住房,人工智能们也需要两房一厅吗?是为了居住还是因为他们计算力更强?能够炒房融资?进一步问,人工智能想要的就是变成人吗?在《底特律》中,大部分人类又贪婪又可怜,为什么从他们手下逃出来的人工智能还想要变成人类呢?

《Free Guy》的结尾也要为这个bug打布丁,生为人类的女主角爱上觉醒的人工智能“男人”,这让她陷入艰难境地,“男人”没有肉体,见面只能在看上去粉红美好的新游戏里。但身为程序员以及游戏的缔造者,她比任何人都知道,这爱情的难度大概是地狱模式。换个角度而言,宛如上帝的女主角和游戏角色的爱情其实更像是天堂模式,她甚至可以像宙斯一样没事就微服私访几个游戏,和不同的NPC谈谈情跳跳舞——我们不就是这样打游戏的吗?

但好莱坞毕竟是好莱坞,这样古希腊式的情感关系还是太过激进,于是聪明的 NPC 为女主角卸下包袱:“我只是个NPC而已,我喜欢你,是因为编写我的那个人喜欢你,我只是他写给你的一封情书而已。”英明了一整部电影的女主角福至心灵,退出游戏,跑向男二号——另一个游戏设计师,一个认为程序员其实是作者(上帝)的人类男性。而我们的头号 NPC“男人”,就好像《卡萨布兰卡》的结局一样,挽起游戏中他的好朋友——一位名字就叫“好朋友”的 NPC,走向新生活。

有趣的是,电影中旧游戏世界(类 GTA 世界)和新游戏世界(和平斑斓可以坐着独角兽遨游的开放世界)又一次呼吁了人类玩家的转向。这两年,越来越多的游戏开发者选择制作重社交、轻暴力甚至无暴力的游戏。我教书的本科生课堂里,很多同学都会谈到玩《光遇》时如何被画面和社交感治愈,更不用说风靡全球的《动物森友会》了。这些游戏本身都是玩法设计、美术叙事各方面的杰作,但社交隔离甚至社交封锁中的疫情世界无疑更推动了它们的流行。所以,又一次的,是人类而不是“男人”和“好朋友”们选择了一个没有枪的游戏世界。这也很合理,对NPC来说,采花种草和与人搏杀又有什么区别呢?

RCT是一家专注用AI开发NPC的科技公司,早些时候,我有看到过他们现场演示 NPC 抢银行的demo。这个作品的原理是,在游戏场景银行中,除了玩家控制的劫匪角色外,剩下的四个 NPC——柜员、经理、客户以及你的队友,都是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和简单的 NPC 相比,这四位可谓深不可测,拥有自己的性格。所以,每次打开游戏我们面对的都是四个知人知面不知心的NPC。

理论上,那个女性柜员可能受到惊吓昏迷到底,也可能肾上腺爆发勇武抗争;那个大堂等候区的客人有可能惊慌失禁,也可能加入你的队伍。可惜的是,我玩的那次,他们每个人都像热锅上的蚂蚁走来走去,没有什么其他的动作。也许他们是太过高深吧。RCT的创始人说,他们为游戏公司提供服务,在结构上减少游戏公司用于设计 NPC 的资源,用 AI 来做 AI,目前他们的客户就有GTA Online。

如果他们做得更加成功,也许在未来的游戏里,我们能看到更有个性的 NPC,甚至在多人游戏中,我们不知道对方是人类玩家还是 NPC,想想有些期待,也有些害怕——这是人类对于近乎真实的拟态有本能的恐惧,而 NPC 们依然还是工具,他们不会恐惧,也不会期待,不想永生,也不介意死亡。

NPC 想要什么呢?这个谜题短期内看来无解,需要一个刘慈欣式的狂想家,大胆但合理地想像非人类的世界如何运作。亲爱的读者,那个狂想家会是你吗?

    推荐阅读
  • 完美关系在那个台几点播出(你知道吗)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完美关系在那个台几点播出当代都市题材电视剧《完美关系》的播出时间:2020年2月18日,首播平台:湖南卫视、爱奇艺、腾讯视频。若是VIP会员24点更新,非会员次日24点观看,2018年7月拍摄,由浙江金溪影视有限公司制作,制作周期12个月,该剧由安建导演,主演:黄轩,佟丽娅,陈数。

  • 堂哥的儿子是我的外甥还是侄子(堂哥的儿子是我的外甥还是侄子呢)

    亦称朋友的儿子,属于客套话,而哥哥的小孩其实就是弟兄的孩子,所以叫“侄子”最恰当不过。姑侄对称,与亲兄弟之子无关。在此之前,兄弟之子称为兄子和弟子,多用作亲属的“转述叙称”称谓。

  • 晨跑和夜跑哪个更减肥瘦身(晨跑和夜跑哪个减肥更快)

    但是对于减肥的人而言,还是要有所限制。

  • 施瓦辛格成功绝非偶然(从穷小子到国际巨星)

    在加入美国国籍后,他就报名参加了美国举办的国际健美比赛,而在本场比赛上,施瓦辛格凭借着接近完美的男性身材而获得了比赛冠军,也因此得到了健美先生的称号。施瓦辛格心里一直有一个梦想——成为美国总统。施瓦辛格弃影从政,成功当选州长施瓦辛格在健美界和影坛所取得的成就也使得他闻名世界,他所积攒下的财富也使得他跻身亿万富翁。另外施瓦辛格还提出了使用清洁能源等政策,为此他还放弃

  • 汉服简介(汉服的介绍)

    与汉人一词类似,汉服中的“汉”字的词义外延亦存在着由汉朝扩大为整个民族指称的过程。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并通过汉朝依据四书五经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成为神道设教的一部分。汉服还通过华夏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饰均具有或借鉴汉服特征。

  • 山楂的保存方法(山楂的保存方法简述)

    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山楂的保存方法对于已经切开的山楂,想要保存可以放进盐水中,也可放在阳光下晾晒,让水分尽快蒸发掉。完整的山楂保存可以装入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进冰箱冷藏。在容器底部放一层细沙将山楂装入,再放一层细沙密封保存。最简单的方法是放入保鲜膜中,把里面空气放干净,密封袋口保存。

  • 象棋中的马怎么算撇脚(撇脚的具体情况如下)

    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象棋中的马怎么算撇脚比如马要向前跳!那马前面也就是马头上如果有棋子就是挡马脚!无论马往哪边跳!马前面有一颗棋子挡着,比如想向前跳,紧挨着马的正前方有一颗棋子,都叫撇脚马,同理,你想向左跳,紧挨着马的左方有一颗棋子也叫撇脚马。

  • 赘婿楼舒婉为什么要杀死家人 赘婿楼舒婉报仇了吗

    在对方强占檀儿时,被宁毅给撞见了,一向有仇必报的他,自然要将楼家给灭掉。之前宣威营的小头目绑走了苏檀儿,最终卖给了楼书恒。之后楼舒婉制作了防水衣送给了刘西瓜,刘西瓜又给了宁毅。之后宁毅发现了防水衣的秘密,急冲冲的跑到了楼家的布店,刚好撞见楼书恒在欺负苏檀儿。如此看来,这一切都是楼舒婉布下的局,就是为了弄死自己的哥哥和父亲。之后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报复自己之前遭遇的不公。

  • 自制瓷砖胶(瓷砖胶配方及制作方法)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自制瓷砖胶先将冷水按比例加入到容器内,开启搅拌机再将胶粉徐徐撒入,高速搅拌10-15分钟即为胶水。批重钙、滑石粉,每1000公斤水加107胶粉13-14公斤、杀菌防腐剂3公斤,或加入甲醛2.5-3公斤,制成胶水。批硅酸盐灰白水泥:每1000公斤水直接加入107胶粉10-11公斤,制成胶水。

  • 研教学评一体化(备教学)

    只有经历这一大循环的教学,才能呈现一种持续评价教与学的目标达成度、教与学的进步度、决定教与学的需求,并实现螺旋上升的态势,使教与学和质量评价更有意义。所以,在“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指导下的教学新格局,应该是一个高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