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豆瓣电影的评分,这个分数完全来自程序的计算,中间没有编辑审核,每隔几分钟就自动更新一下,以便快速的展现出及时的评分。但同时,阿北也说到,豆瓣也是有“非正常打分”规避机制的。所以,总体来说,豆瓣的电影评分是参与评分人群的意见“平均值”,虽然有很多的规避以及防范措施,但总体上受评分人个人喜好的影响较大。
众所周知,在中国的电影观看者心中,豆瓣电影的评分是很强大的一个参考标准。一些有文艺情怀的青年可以在此闲话国际新浪潮,批判一些超现实主义,而迷妹们可以为自己心中的偶像所,参演的影片点赞,支持……更多的人,可能根本对电影没有太多研究,甚至只凭喜好或者“听别人说”而去观影的同时也会选择在买票之前参考一下豆瓣电影的评分。
可以说,豆瓣电影的评分一度成为大家评价电影质量的标杆,甚至可以影响一部电影的票房高低,那么豆瓣电影的评分标准到底是怎样的呢?
上诉图片是2015 年的时候豆瓣总经理阿北发表的一篇长文中所说的,意思很明确,豆瓣电影的评分就是基于用户打分:把豆瓣用户的打分(一到五星换算为零到十分)加起来,再除以用户数。就是豆瓣电影的评分,这个分数完全来自程序的计算,中间没有编辑审核,每隔几分钟就自动更新一下,以便快速的展现出及时的评分。可以说,这是一个“简单粗暴”的评分机制。观众的评价将以非常直接的方式反映在电影的分数上,心情好时打的“五星”和心情不好时的“一星”都将被加入到简单的计算公式中,最终变成其他人的参考标准。
但同时,阿北也说到,豆瓣也是有“非正常打分”规避机制的。作为一个拥有一亿多用户的“大众评审团”,每个用户都是“一人一票”制,而且随着打分人数的增加,单人评分对整体评分走向的影响其实是在不断被稀释。因此,评分计算方法很简单,但“刷分”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所以,总体来说,豆瓣的电影评分是参与评分人群的意见“平均值”,虽然有很多的规避以及防范措施,但总体上受评分人个人喜好的影响较大。但我们都知道,豆瓣的用户,更多的是在全国一二线城市,而且受众群体大多数都是人们口中所谓的文艺青年们,所以,对于拥有相对“高端”用户群体的豆瓣,其评分还是偏“小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