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摩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生活百科

交通工具古代与现代的变化(穿越时空那些年)

时间:2023-06-08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生活百科

1公共汽车1952年7月1日,随着首条公共汽车线路开行,升级为2.0版的公共汽车终于在成都重出江湖。16辆披红挂彩的公共汽车,在市民的欢呼声中,由盐市口开往梁家巷。又一新生力量加盟成都交通。当时,自行车和手表、缝纫机并称为年轻人结婚必备的“三大件”。到今天,“耙耳朵”已成了成都男人的代名词。1962年1月1日,10辆红色的铰接式无轨电车首次驰上了火车站至盐市口的大道。那一刻,成都地铁注定将肩负起时代的使命。

上一期小微讲到解放前的成都黄包车独占鳌头公共汽车暂时“下线”

电车则遥遥无期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现代交通工具才真正迎来了飞速发展的好时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交通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交通工具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地下开的“立体交通”就是这么酷炫!

且说上回结尾,公共汽车被黄包车KO,由此沉寂。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它的好日子终于来了。PS:小微对飞(hui)机的发展历史不(懒)太(查)熟(资)悉(料),就跳过啦。

1

公共汽车

1952年7月1日,随着首条公共汽车线路开行,升级为2.0版的公共汽车终于在成都重出江湖。

16辆披红挂彩的公共汽车,在市民的欢呼声中,由盐市口开往梁家巷。这些车都是从旧货车改造而来,两边窗口下有条椅可坐,中间都是“站位”。

那时的公共汽车虽然简陋,但却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有意思的是,在上世纪70年代,由于汽油紧缺,一些公共汽车还采用天然气作燃料,车顶背个黑色的“大气包”,相当醒目。“大气包,顶顶放,跑着跑着掉街上”就是对其最生动的描述。

很长一段时期,公共汽车没有空调,“冬天吹得人发抖,夏天挤出一身油”成了常态。由于那时焊接工艺差,一到下雨天,还经常是外面大雨车内小雨,那滋味不摆了。

到了1996年,公共汽车再度迎来了一个新时代——空调车、双层公交、刷IC卡……各种新变化让人应接不暇,由此驶上了一条高速发展的公交之路。

2

火车

在成都公交汽车“原地满血复活”的同一天,成都交通还发生了一件大喜事:成渝铁路全线通车,由成都驶往重庆的第一列火车出站。又一新生力量加盟成都交通。

而承载成都人深厚感情的火车北站站房,修建于1982年,在当时候车规模仅次于北京站。相对于火车本身,火车北站给老成都人留下的印象更为深刻。

很多人在成都的第一步,都是从这里踏出的。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无数人又从这里北上南下,一列列绿皮车(因墨绿色的车体得名)载着他们的梦想奔向远方。

在北站周边,三轮、摩的也成了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由于人多嘈杂、交通拥挤、治安差,火车北站被戴上了“北乱”的帽子。“经过北站、荷花池包包都抱得‘邦紧’。”情怀之外,“脏乱差”也成了北站挥之不去的标签。

今天,时速几十公里的绿皮车早已被时速300多公里的高铁取代,火车北站也开始了升级改造,相信它最终将会以一个崭新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

3

自行车

自行车作为最早传入中国的现代交通工具,绝对算得上是现存交通工具中的“活化石”。早在上世纪20年代,华西坝的洋人就已在成都骑自行车,故得名“洋马儿”。当时成都人没见过这东西,连《四川日报》的报道都是这种画风:“西人有奇技,钢铁制成两轮,两角之怪兽,人乘其上,行走如飞。”

不过,自行车在成都真正兴起,已是上世纪7、80年代的事了。那时有个说法叫“泡菜坛子里捞自行车”,说是每餐吃泡菜下饭,攒钱一两年才能买辆车。跟今天“吃土”买手机的时尚青年有得一拼。当时,自行车和手表、缝纫机并称为年轻人结婚必备的“三大件”。加上收音机,又合称“三转一响”,堪称那个年代土豪的标配。

上世纪90年代是自行车在成都最辉煌的时期。不仅满城尽是自行车,由其改造的各种人力三轮车也随处可见,其中包括著名的“耙耳朵(偏三轮)”。据说是有人为了让自己老婆坐得更舒适,给座位加了“耳朵”(护手),由此得名。到今天,“耙耳朵”已成了成都男人的代名词。

随着成都的城市建设飞速发展,自行车和“耙耳朵”们的风光并未持续太久,很快被电马儿踹下了宝座,退居二线。直到近年,随着绿色出行的理念兴起,以及共享单车的异军突起,自行车才又迎来了“第二春”。

4

电车

民国时期,成都电车折腾3年依然是空了吹;而到了新中国,成都电车从1960年筹备到1962年通车,不到两年就成为现实。以致有人感叹,新社会才让电车“来电”。

1962年1月1日,10辆红色的铰接式无轨电车首次驰上了火车站至盐市口的大道。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有两辆车的驾驶员是女司机,这在当时非常罕见。

当时的无轨电车开行两条线路,盐市口至火车北站、九眼桥至通惠门,头上拖起两根“毛杆儿”满街跑,就是它留给成都人最深的印象。

电车的票价很便宜:4分钱坐两个站,1毛2就能坐全程。由此,电车生意十分火爆,有时一车要挤200人。为了能多装人,电车还一度加挂车厢,变成“3节棍”。由此也诞生了一些有趣的段子:坐电车,翻栏杆上车叫“越南”,估倒上车叫“古巴”,在车里又挤又压叫“几内亚”。敢情坐个车还周游世界了。

不过,随着成都公共交通的飞速发展,无轨电车的各种缺陷越来越凸显。1996年,无轨电车“电改汽”,黯然退出了历史舞台。

2018年底,随着有轨电车蓉2号线开通试运营,又勾起了许多老成都人关于电车的回忆。两种不同制式的电车,不知不觉成了成都公共交通发展变迁的“见证者”。

5

地铁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到咱们地铁露脸了。

经过多年筹备,成都地铁终于在新世纪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时代:2005年11月17日,成都地铁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同年12月28日,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正式开工。那一刻,成都地铁注定将肩负起时代的使命。

2010年9月,成都地铁1号线开通试运营;2012年9月,2号线开通试运营;2015年12月,4号线一期开通试运营;2016年7月,3号线一期开通试运营;2017年6月,4号线二期开通试运营;2017年9月,10号线一期开通试运营;2017年12月,7号线开通试运营;2018年3月,1号线三期开通试运营;2018年12月,3号线二三期和有轨电车蓉2号线开通试运营……

短短9年,成都地铁从最初的1条线路、18.4公里、16座车站发展到如今7条线路、239公里、168座车站,完成了客运量从 0到40亿的积累。

这9年,只是成都交通发展历史长河中的一朵小小浪花,但带来的影响却是无比深远。

不知不觉成都人已经习惯用地铁来完成日常出行成都地铁不仅成为了成都交通的重要一环也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今明两年成都地铁将新开7条地铁线路届时,成都地铁总通车里程将达508公里车站将达到335个未来,一定会有更精彩的故事让我们一起书写!

编辑 | 皮皮鲁

漫画 | 维保分公司

    推荐阅读
  • 完美关系在那个台几点播出(你知道吗)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完美关系在那个台几点播出当代都市题材电视剧《完美关系》的播出时间:2020年2月18日,首播平台:湖南卫视、爱奇艺、腾讯视频。若是VIP会员24点更新,非会员次日24点观看,2018年7月拍摄,由浙江金溪影视有限公司制作,制作周期12个月,该剧由安建导演,主演:黄轩,佟丽娅,陈数。

  • 堂哥的儿子是我的外甥还是侄子(堂哥的儿子是我的外甥还是侄子呢)

    亦称朋友的儿子,属于客套话,而哥哥的小孩其实就是弟兄的孩子,所以叫“侄子”最恰当不过。姑侄对称,与亲兄弟之子无关。在此之前,兄弟之子称为兄子和弟子,多用作亲属的“转述叙称”称谓。

  • 晨跑和夜跑哪个更减肥瘦身(晨跑和夜跑哪个减肥更快)

    但是对于减肥的人而言,还是要有所限制。

  • 施瓦辛格成功绝非偶然(从穷小子到国际巨星)

    在加入美国国籍后,他就报名参加了美国举办的国际健美比赛,而在本场比赛上,施瓦辛格凭借着接近完美的男性身材而获得了比赛冠军,也因此得到了健美先生的称号。施瓦辛格心里一直有一个梦想——成为美国总统。施瓦辛格弃影从政,成功当选州长施瓦辛格在健美界和影坛所取得的成就也使得他闻名世界,他所积攒下的财富也使得他跻身亿万富翁。另外施瓦辛格还提出了使用清洁能源等政策,为此他还放弃

  • 汉服简介(汉服的介绍)

    与汉人一词类似,汉服中的“汉”字的词义外延亦存在着由汉朝扩大为整个民族指称的过程。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并通过汉朝依据四书五经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成为神道设教的一部分。汉服还通过华夏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饰均具有或借鉴汉服特征。

  • 山楂的保存方法(山楂的保存方法简述)

    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山楂的保存方法对于已经切开的山楂,想要保存可以放进盐水中,也可放在阳光下晾晒,让水分尽快蒸发掉。完整的山楂保存可以装入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进冰箱冷藏。在容器底部放一层细沙将山楂装入,再放一层细沙密封保存。最简单的方法是放入保鲜膜中,把里面空气放干净,密封袋口保存。

  • 象棋中的马怎么算撇脚(撇脚的具体情况如下)

    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象棋中的马怎么算撇脚比如马要向前跳!那马前面也就是马头上如果有棋子就是挡马脚!无论马往哪边跳!马前面有一颗棋子挡着,比如想向前跳,紧挨着马的正前方有一颗棋子,都叫撇脚马,同理,你想向左跳,紧挨着马的左方有一颗棋子也叫撇脚马。

  • 赘婿楼舒婉为什么要杀死家人 赘婿楼舒婉报仇了吗

    在对方强占檀儿时,被宁毅给撞见了,一向有仇必报的他,自然要将楼家给灭掉。之前宣威营的小头目绑走了苏檀儿,最终卖给了楼书恒。之后楼舒婉制作了防水衣送给了刘西瓜,刘西瓜又给了宁毅。之后宁毅发现了防水衣的秘密,急冲冲的跑到了楼家的布店,刚好撞见楼书恒在欺负苏檀儿。如此看来,这一切都是楼舒婉布下的局,就是为了弄死自己的哥哥和父亲。之后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报复自己之前遭遇的不公。

  • 自制瓷砖胶(瓷砖胶配方及制作方法)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自制瓷砖胶先将冷水按比例加入到容器内,开启搅拌机再将胶粉徐徐撒入,高速搅拌10-15分钟即为胶水。批重钙、滑石粉,每1000公斤水加107胶粉13-14公斤、杀菌防腐剂3公斤,或加入甲醛2.5-3公斤,制成胶水。批硅酸盐灰白水泥:每1000公斤水直接加入107胶粉10-11公斤,制成胶水。

  • 研教学评一体化(备教学)

    只有经历这一大循环的教学,才能呈现一种持续评价教与学的目标达成度、教与学的进步度、决定教与学的需求,并实现螺旋上升的态势,使教与学和质量评价更有意义。所以,在“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指导下的教学新格局,应该是一个高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