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摩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生活百科

传世文献有多厉害(说说传世文献的作者概念)

时间:2023-06-08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生活百科

“述而不作”的圣人成为天人之间的中介,将作者概念从先验∕客观的僵局中解放出来。据《说文解字·序》所记,书写实际上是由仓颉所发明,而仓颉据说是黄帝的史官。这种公共话语包括与治理形式、文化归属、礼仪、历史以及共有记忆、知识、身份的传承和接受等相关的问题。因此,在早期中国语境下,作者权就成为作品归属的条件和目的。

传世文献有多厉害?【“文明传统与经典生成”专题】,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传世文献有多厉害?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传世文献有多厉害

【“文明传统与经典生成”专题】

在早期中国的语境下,作者权与公共话语有关,成为作品归属的条件和目的。“述而不作”的圣人成为天人之间的中介,将作者概念从先验∕客观的僵局中解放出来。早期实际文本的作者作为记录员、撰者,而非文本创作者存在——

说说传世文献的作者概念

作者:张瀚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

现代汉语中的“作者”一词是由动词“作”和代词“者”构成的复合词,“者”是前面的动词“作”的主语。“作”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一直沿用至今。虽然对它的本义仍有争论,但普鸣(MichaelPuett)认为它表示“做”(do)、“行动”(act)、“制作”(make)、“建造”(build)或“创造”(create),就像希腊文中与之对应词是ποιεω(poieo)一样,出现得很早,但其含义不一定就出自字形的本义。(见普鸣著《作还是不作:早期中国发明与考工的辩论》)就文本而言,“作者”被认为是创造文本的人,这一解释使“作者”成为拉丁文auctor的绝佳中文翻译,auctor即拉丁文的“作者”,意为“创始人”“奠基者”或“创造者”。但我们应该注意,“作者”一词的相关含义,要广于该词作为艺术作品的创作者的现代含义,无论指的是文字还是其他形式。

文化、制度和书写的发明通常与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和圣人有关。陆威仪(MarkLewis)在其著作《早期中国的书写与权威》中,提出了圣人的三个阶段模式及其与早期中国书写和统治的关系。伏羲、周公和孔子都与书写和政治权威有关:伏羲是远古时期文字符号与和平王权创造者的典范,周公是早期中国中段成就可与伏羲媲美者,而孔子则标志着早期中国后期文本权威与政治权力的分离。虽然这一模式对于理解书写在创造权威和确立圣人作为文字创造者中的作用很有帮助,但需要指出的是,有关圣人的文献却并没有将文献本身描述成圣人的作品。

关于书写的创始,最常引用的是下面一段话,这段话几乎没有变化地出现在《周易·系辞》和许慎(约公元58—147年)的《说文解字·序》中:“古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虽然许慎将书写的起源追溯到伏羲,但传说中的圣王其实并没有创造书写,而只是发明了八卦这套符号系统来体现整个宇宙的形象和模式。这八个抽象的卦象,就像是文明的种子,会在之后的岁月里生根发芽,枝繁叶茂。的确,紧接着伏羲创八卦的叙述,《系辞》继续讲述了众多发明创造是如何受到八卦叠加产生六十四卦的启发而发生的。据《说文解字·序》所记,书写实际上是由仓颉所发明,而仓颉据说是黄帝的史官。许慎所描述的书写产生的背景,很明显也是与日益增强的社会复杂化程度有关。

即使我们相信仓颉造字是从伏羲所作的八卦演化而来,这一过程也应该比看起来要复杂得多。仓颉模仿世间万物的模式、形状和形象创造了“文”,加之以偏旁部首又组合成“字”。有了这些基本的书写要素,文献得以书写,历史得以记录,即如《说文解字·序》所言:“箸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通过书写,人类的过去获得了具体的形式,通过这种形式,历史就可以被阅读、审查和携带,代代相传,就像许慎说的:“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

这段话隐含了对发明书写的重要性进行评价的框架。与西方文学理论对作者权的关注相比,早期中国的作者权与公共话语有关,而不是浪漫主义传统所突出的个人意识的话语。这种公共话语包括与治理形式、文化归属、礼仪、历史以及共有记忆、知识、身份的传承和接受等相关的问题。作者权在西方古典和中世纪传统中也同样存在于公共话语之中,但在早期中国,作者权既不像西方古典时期那样以模仿论为基础,也不像中世纪时期那样以灵感论为基础。它处理的是一个井然有序的世界,而非纯粹的自然;他的权威并非源于上帝,而是出自圣人。中国早期文学将圣人描述成对世界有着深刻理解的渊博智者。在《孟子》《荀子》等传世早期文献以及新近出土文献如战国晚期郭店简中,“圣人”的含义被道德化和政治化,因此圣人往往就与君主联系在一起,负有启发民智、教化治理百姓之责。

尽管如此,圣人却并没有被定义成神或是类似于神的人物,甚至普通人也可以通过积累知识而成圣。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圣人并不模仿上帝创造万物,而是像《论语》中孔子所说的“述而不作”。圣人成为天(超验领域)、人(人的领域)之间的中介,将作者概念从先验∕客观的僵局中解放出来,这也是西方话语将作者概念化之初就一直试图走出的困局。因此,作者在早期中国书写的公共话语体系中,就成为传播者的传播者,即作为记录员或抄写者,而不是作为文本创作者而存在。通过引入圣人作为中介,可以防止出现西方模仿论和圣经解经传统中作者∕自然和作者∕上帝这样二元对立的作者概念。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传播者的早期中国作者,实际上并不需要书写任何东西。孔子就是一个例子。他在《论语》中被明确视为“述而不作”,尽管没有确凿证据表明他曾写过什么,但他仍然被誉为中国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作者。因此,在早期中国语境下,作者权就成为作品归属的条件和目的。但是,无论多么简短粗浅的文本也必须有人写下来,即使当时作者的名字不为人知。因此,从概念上区分作者(author)和撰者(writer)就变得很有必要,特别是当我们处理战国时期文本的归属时就更应该这样。一般来说,早期中国文本的作者不一定是其撰者,反之亦然。而且,由于撰者的姓名并没有随他们所撰写的文本一起流传,因此除了偶然散见于传世文献中的轶闻故事外,人们对早期实际文本的作者知之甚少。

文本的收集者、纂者和编者一直都是中国早期文本形成和传播过程中的参与者。汉代的情况尤其如此,西汉朝廷在收集散佚文献、指派编者对这些文献进行重新整理分类方面的投入是广为人知的。在文本编者和纂者的手中,文本的篇章布局被改变,新的意义和解释得以产生,人们对其理解也因之得到重塑。正如这些编辑上的变化影响了人们对文本的接受,当时的社会、政治和宗教环境也影响了编辑工作。因为这些变化会经常在文本中得到显示,我们就能借此了解文本新形式得以产生的那些历史瞬间。物质媒介、文本格式以及文本内容(包括讹误和窜入)上的变化既反映了书籍的历史,也反映了早期中国思想的发展史。同样,通过考察作者(真实或假托)、撰者、纂者、编者所扮演的角色,我们就可以对早期中国文本历史和思想史进行探索。

尽管当下“纂者”和“编者”指的是从事文字工作的专业人士,但我们不应想当然地认为这种职业在早期中国就已经存在。我们不应用这些语汇专门指代古代文献学者和被委派处理皇家藏书的官员,而是用来指称无论何种情况下所有那些在写作、陈述或表演文本的过程中对文本进行拆分、组合和修改的人。这正像宇文所安(StephenOwen)在《中国早期古典诗歌的生成》中所说的那样,我们不应将早期中国的文本视为某个特定时刻的产物,而是应该把它们看作是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再生产和再生成的结晶。由于每次再造都会产生特殊的文本——或者形式不同,或者解释不同——因此有时很难分清纂者和撰者、编者和作者之间的区别。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可以抛开通常所说的那种与孤独的天才联系在一起的单一作者概念,而把作者想象成一种集体形式。正如杰克·斯蒂林格(JackStillinger)在《复数作者权与孤独天才的神话》一书中所言,我们应该把文本看作是名义上的作者以及“朋友、伴侣、代笔者、代理人、编辑、翻译、出版商、审查员、抄写员、印刷者或者是(更常见的)以上所列多方共同或相继”合作努力的结果。这种复数作者的概念同样适用于早期中国的文本制作。事实上,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传世文献正是这种复数作者概念所强调的集体力量合作的结果。现存的早期中国文本既是共时也是历时意义上的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晶;相应地,这些文本的作者权也应该被定义成作者和文本之间历史的、多层次的关系。也就是说,如果无论如何作者要为文本的形成负责,那我们就必须像上面所说的那样,要在复数意义上去理解作者。

《光明日报》( 2021年11月15日13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推荐阅读
  • 完美关系在那个台几点播出(你知道吗)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完美关系在那个台几点播出当代都市题材电视剧《完美关系》的播出时间:2020年2月18日,首播平台:湖南卫视、爱奇艺、腾讯视频。若是VIP会员24点更新,非会员次日24点观看,2018年7月拍摄,由浙江金溪影视有限公司制作,制作周期12个月,该剧由安建导演,主演:黄轩,佟丽娅,陈数。

  • 堂哥的儿子是我的外甥还是侄子(堂哥的儿子是我的外甥还是侄子呢)

    亦称朋友的儿子,属于客套话,而哥哥的小孩其实就是弟兄的孩子,所以叫“侄子”最恰当不过。姑侄对称,与亲兄弟之子无关。在此之前,兄弟之子称为兄子和弟子,多用作亲属的“转述叙称”称谓。

  • 晨跑和夜跑哪个更减肥瘦身(晨跑和夜跑哪个减肥更快)

    但是对于减肥的人而言,还是要有所限制。

  • 施瓦辛格成功绝非偶然(从穷小子到国际巨星)

    在加入美国国籍后,他就报名参加了美国举办的国际健美比赛,而在本场比赛上,施瓦辛格凭借着接近完美的男性身材而获得了比赛冠军,也因此得到了健美先生的称号。施瓦辛格心里一直有一个梦想——成为美国总统。施瓦辛格弃影从政,成功当选州长施瓦辛格在健美界和影坛所取得的成就也使得他闻名世界,他所积攒下的财富也使得他跻身亿万富翁。另外施瓦辛格还提出了使用清洁能源等政策,为此他还放弃

  • 汉服简介(汉服的介绍)

    与汉人一词类似,汉服中的“汉”字的词义外延亦存在着由汉朝扩大为整个民族指称的过程。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并通过汉朝依据四书五经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成为神道设教的一部分。汉服还通过华夏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饰均具有或借鉴汉服特征。

  • 山楂的保存方法(山楂的保存方法简述)

    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山楂的保存方法对于已经切开的山楂,想要保存可以放进盐水中,也可放在阳光下晾晒,让水分尽快蒸发掉。完整的山楂保存可以装入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进冰箱冷藏。在容器底部放一层细沙将山楂装入,再放一层细沙密封保存。最简单的方法是放入保鲜膜中,把里面空气放干净,密封袋口保存。

  • 象棋中的马怎么算撇脚(撇脚的具体情况如下)

    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象棋中的马怎么算撇脚比如马要向前跳!那马前面也就是马头上如果有棋子就是挡马脚!无论马往哪边跳!马前面有一颗棋子挡着,比如想向前跳,紧挨着马的正前方有一颗棋子,都叫撇脚马,同理,你想向左跳,紧挨着马的左方有一颗棋子也叫撇脚马。

  • 赘婿楼舒婉为什么要杀死家人 赘婿楼舒婉报仇了吗

    在对方强占檀儿时,被宁毅给撞见了,一向有仇必报的他,自然要将楼家给灭掉。之前宣威营的小头目绑走了苏檀儿,最终卖给了楼书恒。之后楼舒婉制作了防水衣送给了刘西瓜,刘西瓜又给了宁毅。之后宁毅发现了防水衣的秘密,急冲冲的跑到了楼家的布店,刚好撞见楼书恒在欺负苏檀儿。如此看来,这一切都是楼舒婉布下的局,就是为了弄死自己的哥哥和父亲。之后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报复自己之前遭遇的不公。

  • 自制瓷砖胶(瓷砖胶配方及制作方法)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自制瓷砖胶先将冷水按比例加入到容器内,开启搅拌机再将胶粉徐徐撒入,高速搅拌10-15分钟即为胶水。批重钙、滑石粉,每1000公斤水加107胶粉13-14公斤、杀菌防腐剂3公斤,或加入甲醛2.5-3公斤,制成胶水。批硅酸盐灰白水泥:每1000公斤水直接加入107胶粉10-11公斤,制成胶水。

  • 研教学评一体化(备教学)

    只有经历这一大循环的教学,才能呈现一种持续评价教与学的目标达成度、教与学的进步度、决定教与学的需求,并实现螺旋上升的态势,使教与学和质量评价更有意义。所以,在“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指导下的教学新格局,应该是一个高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