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摩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生活百科

社区团购真的是昙花一现么(社区团购真的便宜)

时间:2023-06-10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2 栏目名: 生活百科

不知从何时起,低价成为了社区团购的代名词,在消费者的心智里“便宜”已经同社区团购划上等号。从拿菜到过称再到装袋贴标签,最快的员工可以达到30秒,正常情况下是45秒完成。并且,这仅仅只是货品送到社区团购仓库的环节,之后货品还要在不同的环节仓库内继续分拣清点。但是,商超要的并不是向资方汇报时数据的漂亮,商超要的能够破圈,能打破现状,要的是活着,要的是GMV。

不知从何时起,低价成为了社区团购的代名词,在消费者的心智里“便宜”已经同社区团购划上等号。

满打满算,社区团购的崛起不过一年时间,短短时间内就能占据低价的概念,究竟是何种原因造成的?线下实体门店又该如何应对?

-01-

社区团购一定比线下便宜?

1. 社区团购便宜的概念从何而来?

点外卖时,只要打开美团,美团优选便如同魔咒一样在眼前挥之不去。即使是生活在一线城市里几乎从不做饭,对价格又极其不敏感的这一部分年青群体,在线上货架满屏“离谱”的价格面前,这一刻,还是动心了。

以美团优选为例,打开平台之后,从上至下,全额返→新人专享→特卖→限时秒杀→特价菜场→满返,促销方式目不暇接。

而其它几大头部平台情况也都类似,换汤不换药,大家更多的接触到的都是0.01的蔬菜,0.99的鸡蛋,1.99的水果,所有的字符和画面都在向消费者传达一个信息——便宜。

另外,在大家的传统认知里,社区团购作为一种全新的模式出现,是线上与线下的融合体,社区团购的链路是“产地→平台→自提点←消费者”,商品从原产地经过平台过度到门店,以及消费者的反向自提,相较于传统的产地→经销商→批发商→门店→消费者的整条链路,无形中大大减少了流通环节,大幅度压缩了成本。

但是,事实是这样吗?

2. 社区团购真的比线下便宜吗?

五一假期期间,笔者特地跑了几个大超并且跟当地的社区团购平台系统做了对比,调研发现,只要是线下商超内做活动搞促销的商品,基本上都会比社区团购平台在售的价格便宜。

双汇火腿肠50g*10规格超市堆头卖14.9/袋,平台卖15.9/袋。

碧浪洗衣液3kg 1.5kg规格超市堆头卖49.9元一组,核算下来大超每100g单价1.1元,平台卖700g/瓶规格13.99元,每100g单价1.99元。

金龙鱼大米4kg规格超市堆头卖19.9元/袋,核算下来4.97元/kg,平台卖5kg规格26.9元/袋,5.38元/kg。

特仑苏250ml*12规格超市堆头卖88元买一送一,平台卖49.9元/提。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采访当地大超内部人员解释到,“社区团购‘压缩链路,节省成本’就是个伪命题,只有在真正实操过程中你才会发现‘产地→平台→自提点←消费者’的链路根本不可能实现,圈子就这么大,谁不知道平台的大部分货都是从当地的一批那边流转过来的。

产地直采并不是不可能实现,但只占少数,一方面是平台没有这么大的精力,另一方面是产地直采一定会产生额外的仓配物流费用,得不偿失。

所以真正的社区团购链路往往是:产地→供应商→平台总仓→网格仓→自提点←消费者,实际操盘过程中甚至这些环节只增不减”。

就拿社区团购赛道里热度一直高居不下的生鲜举例,在社区团购的环节当中有个非常致命的环节,要将非标的生鲜打包加工成“标品”。

之前在商超上班时,生鲜这块特意掐表测算过,打包一份蔬菜到底需要多长时间?从拿菜到过称再到装袋贴标签,最快的员工可以达到30秒,正常情况下是45秒完成。

假设按照最快一分钟打包两份,这样的话可以算一笔账,一个员工每天工作8小时 * 60=480分钟,480分钟*2=960份,如果一个员工一天的成本是150元,那么光是一份菜打包的人工成本就已接近2毛钱。

另外再算上损耗、水电煤气、场地等费用,那么一份菜即使一分钱不赚也要在原成本的基础上加价1元。并且,这仅仅只是货品送到社区团购仓库的环节,之后货品还要在不同的环节仓库内继续分拣清点。

而对于当地的大超而言,一般都有着非常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如果按照之前文章中所说,将当地大超连锁门店作为网格仓,那么大超的链路就是产地→门店(网格仓)→自提点。在供应链效率上,线下有着绝对的优势。

-02-

“伪命题”成立的背后逻辑

那么,促使社区团购就是便宜这么一说的伪命题,到底是如何站得住脚的?

1. 实时性触达VS阶段性触达

我们一直都在强调大超的计划性商品,同样的,消费者到大超购物,也是有计划的去消费。较老一辈人,在以往去商超时,都会习惯性的列一个购物清单,到了超市之后,边逛边买,一圈下来之后将清单上的商品全部购齐。

而这样会面临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就是即使大超也有打地堆做促销,但是这类商品并不在我的计划清单里面,买回去用不上,即使价格打到很低,消费者仍然不会购买,“因为这些品本身就不是我的‘菜’,如果要一味的追求便宜,即使将自己买穷,大超里面的便宜东西也买不完。”

但是我清单上面的商品,即使不做活动,甚至面对价格的涨幅也仍然要一站式购齐,因为我已经为这趟出行付出了时间、交通、人力等相应的沉没成本。

回过头来看社区团购,开了个0.99的团或者是一箱牛奶比市场价格低上1-2元,尽可能的要弄得满城皆知,通过社群、朋友圈裂变、消息推送等各种办法,从线上及时触达到消费者,然后用户直接下单购买。

这时你会发现,社区团购的优惠都是能实时触达到消费者,而相较于社区团购的线上触达,大超的传统的单页分发、汽车广播宣传等宣传方式,虽然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只能阶段性的触达,传播效率太低。

2. 没有标准VS严格门槛

社区团购真的便宜吗?便宜,也不便宜。

消费者在线下购物时第一考虑是什么——价格、品质、颜值,但是到了社区团购平台上只需要考虑一个元素“价格”,因为社区团购没有标准,唯一的标准就是价格。

长期混迹于批发市场的话,大家都知道,同一个厂家的洗碟精,包装规格都一样,但是可以卖到4.9、5.9、6.9等各个价位,无非是里面活性物多放几个少放几个的差别。

至于非标品,比如社区团购每天嚷嚷的“10块钱5个火龙果”,小长假期间我特意到线下去看了看火龙果,平均6两重一个的火龙果,10块钱5个?至于二两、三两重一个的次级果,跟6两重一个的一级果差别不是一点半点。

但是在线下不行,线下本就有着严格的检测标准,线上平台上所卖的一些白牌产品,连线下商超的门槛都进不去,至于在产品成分上偷工减料,线下更是要随时面临着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抽查。

举个简单的例子,社区团购上所卖的商品都有500g±50g之说,但是在商超的话,市计量办根本不允许这种情况出现,500g就是500g,多少不允许加减。

3. 流量VS生意

社团大战的持续快有一年了,各大平台的百亿补贴也都是真金白银的搭进去。回首过去,千团大战、电商大战、外卖大战、打车大战等等,众多烧钱大战中,也只有社团大战被政府出文献明令禁止,由此也可见,这次社团大战巨头们的补贴力度。

各大平台的疯狂烧钱补贴,争来争去为的还是掘金下沉市场的流量。今年三月份,“41岁的黄峥功成身退”的消息刷遍了朋友圈,而在这功成身退的背后,是拼多多财报近8亿活跃用户数的骄人战绩。

8亿用户,即使在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14亿人口面前,也仍然是一个恐怖的字眼。而这背后解读出来的是,互联网巨头入局社区团购的终极目标还是都回归到流量。

所以,美滴多的入局,便注定会像一把尖刀直戳下沉市场,急于开发新用户抢占流量。但是,商超要的并不是向资方汇报时数据的漂亮,商超要的能够破圈,能打破现状,要的是活着,要的是GMV。

一个是流量思维,一个是生意考量。

-03-

大超应该怎么办?

到店 到点 到家 直播短视频

总得来说,目前社区团购所谓的低价换取流量,这个价格只是相对于到家服务的价格和便利店的价格,而真正的价格体系,并不会在全品类中玩普降甘霖,甚至不如商超在打堆头时促销的价格便宜。

这样来看,社区团购用的也就是大超们也一直在用的,“生鲜拉人气,鸡蛋当导弹”这类老套的营销手段和导流方式。

但是,当真正在面对社区团购,大超又该如何有效的进行防御?

第一,到点(次日达 本地生活)

开发社区团购业务板块,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况且,社区团购业务简直就像是为大超量身定做一般,大超门店作为网格仓,然后以门店为中心3-5公里为半径发展社区店为网点,再以网点发展多个团长。

大超直接行使分拣和配送的功能,相当于商品是网格仓现有的,把大超里打堆的商品搬到社区团购上来,最终配送到社区店里,用户到点自提。

用高频生鲜商品带动原有门店商品促销,联动门店区域内自提点及团长让商品离消费者更近。

然后再通过社区团购业务积累出忠实用户粉丝,赋能餐饮行业、周边旅游、美容美发、体检口腔、保健养生等吃喝玩乐等本地生活业务。

第二,到店(社群拼团)

其实,除了入局社区团购赛道以外,部分大超在社区团购刚进入当地城市时便已心生警惕,尝试用社群做团购业务入局,因为大超的线下门店会产生源源不断的流量资源,并且这些流量多是三环以里精准的用户客群,这样只要在社群里发起接龙就可轻松拼团。

之前,笔者曾潜伏进几个大超社群,在3.8妇女节当天,一款面膜接龙,一个单品便创造出接近三十万的营收。社群内借助厂家政策支持,将价格打到极致,用户下单后到大超门店内自提,线上流量再反哺线下。

第三,到家(当日达、一件代发)

为迎合消费者对计划性商品需求外的多场景需求,增加及时性消费场景O2O到家业务,社群拼团内除到店以外的一件代发业务,一切围绕消费者为中心的消费场景,增强消费者对平台的粘性,提高用户活跃率。

第四,直播短视频(低频高值、新奇特)

内容电商(短视频):以消费者为中心,让消费者更多依赖留存大超自有平台,短视频上传:美食制作、家政技巧、新品推广、用户参与乐在其中;

直播电商(场景直播):直播既是商品传播工具,又有参与互动性功能,既可以走进产地助力农产品销售,又能走进工厂让消费者了解商品生产过程,还可以作为品牌商区域全渠道推广企宣及品宣渠道;

总得来说,就是基于大超的品牌沉淀、供应链及门店网点资源,快速拓展自提点和团长,搭建一个社区团购平台,通过团长推动平台发展形成自有私域用户流量沉淀。

在私域沉淀的基础下,由社区团购次日达,再辅以本地生活 短视频 直播 到家业务,构建完美的社区电商架构。

李彬:现为全国百强连锁区域龙头商超连锁提供社区团购技术服务,前区域社区团购平台联合创始人年销GMV2亿,主导经销商数字化转型等,有着丰富地实操经验。

    推荐阅读
  • 完美关系在那个台几点播出(你知道吗)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完美关系在那个台几点播出当代都市题材电视剧《完美关系》的播出时间:2020年2月18日,首播平台:湖南卫视、爱奇艺、腾讯视频。若是VIP会员24点更新,非会员次日24点观看,2018年7月拍摄,由浙江金溪影视有限公司制作,制作周期12个月,该剧由安建导演,主演:黄轩,佟丽娅,陈数。

  • 堂哥的儿子是我的外甥还是侄子(堂哥的儿子是我的外甥还是侄子呢)

    亦称朋友的儿子,属于客套话,而哥哥的小孩其实就是弟兄的孩子,所以叫“侄子”最恰当不过。姑侄对称,与亲兄弟之子无关。在此之前,兄弟之子称为兄子和弟子,多用作亲属的“转述叙称”称谓。

  • 晨跑和夜跑哪个更减肥瘦身(晨跑和夜跑哪个减肥更快)

    但是对于减肥的人而言,还是要有所限制。

  • 施瓦辛格成功绝非偶然(从穷小子到国际巨星)

    在加入美国国籍后,他就报名参加了美国举办的国际健美比赛,而在本场比赛上,施瓦辛格凭借着接近完美的男性身材而获得了比赛冠军,也因此得到了健美先生的称号。施瓦辛格心里一直有一个梦想——成为美国总统。施瓦辛格弃影从政,成功当选州长施瓦辛格在健美界和影坛所取得的成就也使得他闻名世界,他所积攒下的财富也使得他跻身亿万富翁。另外施瓦辛格还提出了使用清洁能源等政策,为此他还放弃

  • 汉服简介(汉服的介绍)

    与汉人一词类似,汉服中的“汉”字的词义外延亦存在着由汉朝扩大为整个民族指称的过程。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并通过汉朝依据四书五经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成为神道设教的一部分。汉服还通过华夏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饰均具有或借鉴汉服特征。

  • 山楂的保存方法(山楂的保存方法简述)

    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山楂的保存方法对于已经切开的山楂,想要保存可以放进盐水中,也可放在阳光下晾晒,让水分尽快蒸发掉。完整的山楂保存可以装入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进冰箱冷藏。在容器底部放一层细沙将山楂装入,再放一层细沙密封保存。最简单的方法是放入保鲜膜中,把里面空气放干净,密封袋口保存。

  • 象棋中的马怎么算撇脚(撇脚的具体情况如下)

    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象棋中的马怎么算撇脚比如马要向前跳!那马前面也就是马头上如果有棋子就是挡马脚!无论马往哪边跳!马前面有一颗棋子挡着,比如想向前跳,紧挨着马的正前方有一颗棋子,都叫撇脚马,同理,你想向左跳,紧挨着马的左方有一颗棋子也叫撇脚马。

  • 赘婿楼舒婉为什么要杀死家人 赘婿楼舒婉报仇了吗

    在对方强占檀儿时,被宁毅给撞见了,一向有仇必报的他,自然要将楼家给灭掉。之前宣威营的小头目绑走了苏檀儿,最终卖给了楼书恒。之后楼舒婉制作了防水衣送给了刘西瓜,刘西瓜又给了宁毅。之后宁毅发现了防水衣的秘密,急冲冲的跑到了楼家的布店,刚好撞见楼书恒在欺负苏檀儿。如此看来,这一切都是楼舒婉布下的局,就是为了弄死自己的哥哥和父亲。之后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报复自己之前遭遇的不公。

  • 自制瓷砖胶(瓷砖胶配方及制作方法)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自制瓷砖胶先将冷水按比例加入到容器内,开启搅拌机再将胶粉徐徐撒入,高速搅拌10-15分钟即为胶水。批重钙、滑石粉,每1000公斤水加107胶粉13-14公斤、杀菌防腐剂3公斤,或加入甲醛2.5-3公斤,制成胶水。批硅酸盐灰白水泥:每1000公斤水直接加入107胶粉10-11公斤,制成胶水。

  • 研教学评一体化(备教学)

    只有经历这一大循环的教学,才能呈现一种持续评价教与学的目标达成度、教与学的进步度、决定教与学的需求,并实现螺旋上升的态势,使教与学和质量评价更有意义。所以,在“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指导下的教学新格局,应该是一个高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