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摩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生活百科

颞骨组成图解(颞骨解剖高清图解)

时间:2023-06-10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8 栏目名: 生活百科

颞肌下缘即止于此,也是颞骨鳞部和乳突部的界限,颅中窝底平面的颅外标志。位于乳突尖内侧,茎乳孔后端一深沟。外耳道上三角是乳突手术时定位鼓窦的重要标志。

概一、颞骨与颅的关系及毗邻述

1、颞骨和颅、颅底的关系

颅骨:颞骨左右成对,位于颅骨颅骨两侧中、下1/3,构成颅骨底部、侧壁。

颅底:参与构成颅中窝、颅后窝。

1、颞骨与四块颅骨相接:

  • 上方:顶骨
  • 前方:蝶骨、颧骨
  • 后方:枕骨

骨今中外

临床表现二、颞骨的5部分

1、鳞部:似鱼鳞、位于颞骨的前上部。

2、乳突部:位于鳞部后下方、呈锥状突起。

3、鼓部:为一扁曲U形骨片,构成外耳道前壁、下壁、及部分后壁。

4、岩部:呈横卧三棱锥体,位于颅底,嵌于枕骨、蝶骨间。

5、茎突:附着于鼓部后下侧。

注:岩部和乳突部形态结构上连接在一起,合称为岩乳部「Petromastoid part」。

骨今中外

检查三、鳞部「squamous portion」

1. 概述:

鳞部又称:颞鳞,形似鱼鳞,位于颞骨的前上部,分内外两面,上、前、下三缘。

2. 鳞部的两面三缘:

2.1外面:

颞骨鳞部外面光滑略外凸,构成颞窝的一部分,有颞肌附着,并有纵行的颞中动脉沟。该沟下端之前下是颧突及其前、中、后根。

2.2内面:

鳞部内面为大脑面,与颞叶相邻,有脑压迹、脑膜中动脉沟。

2.3三缘:

上缘:与顶骨下缘相接。前缘:通过蝶鳞缝,与蝶骨大翼相接。下缘:

  • 岩磷裂:内侧,与岩骨前缘外侧部融合而成
  • 鼓磷裂:下界,与鼓部前上缘相连而成
  • 颞线:与乳突部的边界

3. 鳞部外面的重要结构

3.1. 下颌窝和颧突

3.1.1 下颌窝「mandibular fossa」:关节结节后侧之椭圆形深窝,由颞骨鳞部和岩部构成。

3.1.2颧突「 zygomaticprocess」:位于鳞部前下部,向前突出

  • 前根:呈结节状,又称关节结节「articulartubercle」。
  • 中根:介于下颌窝与外耳门之间,又称关节后突「retroarticular process」。
  • 后根:后根从颧突上缘经过外耳门上方向后移行于颞线。

3.2. 颞线和乳突上嵴

3.2.1 颞线「temporal line」:颧突后根从颧突上缘经过外耳门上方向后移行于弓状线。颞肌下缘即止于此,也是颞骨鳞部和乳突部的界限,颅中窝底平面的颅外标志。

3.2.2乳突上嵴「supramastoidcrest」:颞线呈嵴状时称为乳突上嵴。

3.3.外耳道上棘、外耳道上三角(又分别称:道上棘、道上三角)

3.3.1外耳道上棘「suprameatal spine」:颞线之下,外耳道上三角前方,骨性外耳道口后上方有一小棘状突起。

3.3.2外耳道上三角「suprameatal triangle」

又称:

– Macewen triangle

–筛区「cribriform area」:鼓面含许多被小血管穿通的小孔。意义:鼓窦位于其深面1cm左右。

边界:

–上界:乳突上嵴

–前下界:外耳道后缘

–后界:外耳道后壁的垂直切线与颞线

注:道上三角位于乳突部,深面为鼓窦,为便于对比记忆此处与外耳道上棘一同描述。

骨今中外

病情诊断四、乳突部「mastoid portion, mastoid process」

1. 概述:

位于鳞部后下方,呈一锥状突起,具有内、外两面;上、后两缘。与其他部分的界限:

  • 颞线:与鳞部的边界;
  • 鼓乳裂:与鼓部的边界;
  • 内侧与岩部相连。

2. 乳突部的两面两缘:

2.1 内、外两面:

  • 内面:颅后窝的前下方,
  • 外面:粗糙,有胸锁乳突肌等肌肉附着。

2.1 上、后两缘:

  • 上缘:通过顶切迹与顶骨的乳突角相接,
  • 后缘:与枕骨相连。

3. 乳突部外侧面的重要结构

3.1 肌肉附着点:乳突外下方,有胸锁乳突肌、头夹肌和头最长肌附着。3.2 乳突孔「mastoid foramen」:乳突后缘处小孔,贯穿骨内外。乳突导血管穿孔沟通 颅外静脉、乙状窦。3.3 乳突切迹「mastoid notch」:又称二腹肌沟,二腹肌后腹附着于此。位于乳突尖内侧,茎乳孔后端 一深沟。3.4 枕动脉沟:乳突切迹的内侧伴行浅沟,有枕动脉经过。

4. 乳突部内侧面的重要结构

4.1 乙状沟「sigmoid sulcus」:乳突内侧面为颅后窝的前下方,一弯曲深沟,乙状窦位于其中。4.2 “乙状窦颅外标线”

定义:顶切迹与乳突尖的连线,标志着乙状窦在颅内的走向。

乳突尖:乙状窦下膝的颅外标志。

顶切迹:颞骨鳞部顶缘与乳突部交界处的凹形切迹,为乙状窦上膝的颅外标志。

5. 二腹肌嵴与面神经的定位

5.1 二腹肌嵴(又称乳突切迹)

1、位置:位于乳突尖深面,与二腹肌沟相对应,为一弧形隆起的骨嵴。

2、 起止点:起于乙状窦下方,止于面神经处颞骨的茎乳孔处。

3、与面神经关系:此嵴的前内端与面神经管垂直段相交,乳突手术中去除全部气房后可显露,为面神经定位的重要标志。

5.2 面神经管垂直部的投影为以下两面的相交线:

1、经二腹肌嵴的矢状切面

2、骨部外耳道后壁

意义:磨去该交线以外的外耳道骨段较安全

6. 乳突气房与鼓窦

6.1乳突气房「mastoid cells」:乳突部的骨质许多含气的小腔。6.2 鼓窦「tympanicantrum」:— 位于上部的气房最大,与鼓室相通,位于鼓室后壁。外耳道上三角是乳突手术时定位鼓窦的重要标志。

骨今中外

治疗五、鼓部「tympanic portion」

1. 概述:

鼓部为一扁曲的U形骨板,构成骨性外耳道的前壁、下壁和部分后壁。

毗邻:

  • 鳞鼓裂「 squamotympaniefissure」:前上方,和鳞部相接。
  • 鼓乳裂「tympanomastoidfissure 」:后方,和乳突部相连。
  • 岩鼓裂「petrotympanicfissure」:内侧,和岩部接连。

前下方:形成下颌窝的后壁。

2. 重要结构

2.1鼓沟「tympanic sulcus」:鼓部内端一沟槽,鼓膜边缘的纤维软骨环 嵌附于沟内,为鼓膜紧张部。2.2 鼓切迹:鼓部上部的缺口,此处无鼓沟和纤维软骨环,鼓膜直接附着于颞鳞部,为鼓膜松弛部。

2.3鼓环「tympanic anulus」:新生儿鼓部为上部缺如的环形骨质。

骨今中外

治疗六、岩部「 petrousportion」

1. 概述:

岩部位于颅底,嵌于枕骨和蝶骨之间,内藏听觉和平衡器官。外形似一横卧三棱锥状,又名岩椎「petrous pyramid」。有一底、一尖、三个面和三个缘。

2. 岩部的一底、一尖、三个面和三个缘

2.1. 底:向外,与鳞部和乳突部相融合。2.2. 岩尖「petrous apex」:尖端粗糙、朝向内前而微向上,嵌于蝶骨大翼后缘和枕骨底部之间,构成破裂孔的后外界,颈动脉管内口开口于此。

2.3. 三个面:

  • 前面:又称大脑面,组成颅中窝后部。
  • 后面:又称小脑面,组成颅后窝前界。
  • 下面:组成颅底底面。

2.4 三个缘

  • 上缘:岩上沟容纳岩上窦。
  • 后缘:岩下沟容纳岩下窦。
  • 前缘:与蝶骨大翼及鳞部相邻。

3. 大脑面「cerebral surface」

3.1 概述:

组成颅中窝的后部,又称大脑面「cerebral surface」,向外与鳞部的脑面相连。

3.2 五大重要标志:

1、三叉神经压迹「trigeminal impression」:位于近岩尖处,容纳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即三叉神经节)。

2、岩大神经沟和裂孔「Hiatus and groove for the greater petrosal nerve」:位于三叉神经压迹的外侧,与岩锥长轴平行。神经沟外侧末端为面神经管裂孔,同名神经穿出。

3、岩小神经沟和裂孔「Hiatus and groove for the lesser petrosal nerve」:位于岩大神经沟外侧,神经沟末端为岩浅小神经管裂孔,同名神经穿出。

4、弓状隆起「arcuate eminence」:为前半规管位置,呈一大突起。

5、鼓室盖「tympanic tegmen」:一浅凹形的薄骨板,分隔鼓室和颅中窝。

4. 小脑面「 cerebellar surface」

4.1 概述:

小脑面组成颅后窝的前界,由岩上窦、岩下窦和乙状窦,围成的三角形骨面,其顶朝内,底朝外。向外与乳突部的内面相连。、

4.2小脑面的重要结构:

1. 内耳门:在小脑面中部偏内处为内耳门,通内耳道。2. 内淋巴囊裂:内耳门之后外有一为薄骨板遮盖的裂隙,内淋巴囊位于此,其中有前庭水管外口。3. 前庭水管外口「 vestibularaqueduct」:为骨性管,由内淋巴囊通至骨迷路的前庭,其中有内淋巴管(又称膜性前庭水管)

4. 弓形下窝「 subarcuate fossa」:内耳门和内淋巴囊裂之间的上方有一小凹,有硬脑膜的细小静脉穿过。

补充:内淋巴囊

定义:内淋巴囊为内淋巴管末端的膨大,位于岩骨后面的硬脑膜内,即内耳门下方的内淋巴裂内。内淋巴囊分为2 部分:

  • 骨内部:前庭水管内
  • 硬脑膜部:两层硬脑膜间

5. 岩部下面

5.1概述

三面中最不规则,组成颅底的一部分

5.2前内侧部

骨面粗糙,附着以下结构:

  • 腭帆提肌
  • 鼓膜张肌
  • 咽鼓管软骨部

5.3 后外侧部重要结构

1、颈动脉管外口「 carotid canal」:

  • 外口位置:岩尖与岩底的中间处的深窝,颈内动脉、静脉丛以及交感神经经过。
  • 颈动脉管的走行:在管内沿鼓室前壁垂直上行,继而折向前方水平行走,开口于位于岩尖的颈动脉管内口。

2、颈静脉窝「 jugular fossa」:

位于颈动脉管外口的后外侧,内纳颈静脉球的顶部,构成颈静脉孔的前界及外侧界。

在颈静脉孔外侧部容纳乙状窦至颈静脉球交接处,其内侧为岩下窦开口处,第IX、X、XI 脑神经在颈静脉孔内侧部穿行出颅。

补充:颈内静脉的走行:乙状窦出颈静脉孔后移行为颈内静脉,沿颈内动脉、颈总动脉外侧下行。

3. 乳突小管沟:颈静脉窝的外侧骨壁上有一浅沟,该沟向后穿入骨质而成一小管,成为迷走神经耳支( Arnold神经)的通路。4. 鼓室小管下口「tympanic canaliculus」:位于颈动脉管外口和颈静脉窝之间的薄骨嵴上,鼓室神经以及咽升动脉的鼓室支通过该小管进 人鼓室。5. 岩神经节、蜗水管外口「externalaperture of cochlear aqueduct」

岩神经节:在颈静脉窝的前内侧、紧靠颈静脉间,突有一三角形的压迹,为舌咽神经之所在的部位。

蜗水管外口:岩神经节所在部位,凹底有一小孔,为蜗水管外口。

6. 岩部上缘

  • 岩上沟:容纳岩上窦,沟缘有小脑幕附着。
  • 三叉神经压迹:位于上缘内端。
  • 上缘尖端:借岩蝶韧带和蝶骨接连并形成小管,内有 展神经、岩下窦。

7. 岩部后缘

  • 内侧段:岩下沟,内含岩下窦;
  • 外侧段:颈静脉孔,与枕骨的颈静脉切迹形成。

8. 岩部前缘

  • 内侧:与蝶骨大翼接连,形成蝶岩裂。
  • 外侧:岩鳞裂和岩鼓裂。

9.岩部与鳞部之间

  • 并列的二管通入鼓室。
  • 居上者:鼓膜张肌半管。
  • 居下者:咽鼓管半管。

10. 内耳道及内耳道底

1.内耳门「internal acoustic pore」:岩部后面中央偏内,向外通入内耳道

2.内耳道「internalacoustic meatus」:颞骨岩部内骨性管道,长度1cm。

3.内耳道底「fundusof internal acoustic meatus」:内耳道外端垂直有筛状小孔的骨板,构成内耳前庭和耳蜗内侧壁。

4. 内耳道底的分区及内容物

内耳道底由横嵴、垂直骨嵴分为四区

I 象限:前庭上区→前庭上终末支

II 象限:前庭下区

  • 数个小孔:前庭下终末支
  • 单孔:球囊神经III象限:蜗区→蜗神经→cochlear→CockIV象限:面神经管区→七面→七喜
  • 为面神经管入口
  • 面神经、中间神经由此通过

骨今中外

概七、茎突{styloid process}述

1、概述:起于颞骨鼓部下面,伸向前下。远端有茎突咽肌、茎突舌肌、茎突舌骨肌等肌肉附着

2、茎乳孔:面神经管的下口,面神经经此出颅。

    推荐阅读
  • 完美关系在那个台几点播出(你知道吗)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完美关系在那个台几点播出当代都市题材电视剧《完美关系》的播出时间:2020年2月18日,首播平台:湖南卫视、爱奇艺、腾讯视频。若是VIP会员24点更新,非会员次日24点观看,2018年7月拍摄,由浙江金溪影视有限公司制作,制作周期12个月,该剧由安建导演,主演:黄轩,佟丽娅,陈数。

  • 堂哥的儿子是我的外甥还是侄子(堂哥的儿子是我的外甥还是侄子呢)

    亦称朋友的儿子,属于客套话,而哥哥的小孩其实就是弟兄的孩子,所以叫“侄子”最恰当不过。姑侄对称,与亲兄弟之子无关。在此之前,兄弟之子称为兄子和弟子,多用作亲属的“转述叙称”称谓。

  • 晨跑和夜跑哪个更减肥瘦身(晨跑和夜跑哪个减肥更快)

    但是对于减肥的人而言,还是要有所限制。

  • 施瓦辛格成功绝非偶然(从穷小子到国际巨星)

    在加入美国国籍后,他就报名参加了美国举办的国际健美比赛,而在本场比赛上,施瓦辛格凭借着接近完美的男性身材而获得了比赛冠军,也因此得到了健美先生的称号。施瓦辛格心里一直有一个梦想——成为美国总统。施瓦辛格弃影从政,成功当选州长施瓦辛格在健美界和影坛所取得的成就也使得他闻名世界,他所积攒下的财富也使得他跻身亿万富翁。另外施瓦辛格还提出了使用清洁能源等政策,为此他还放弃

  • 汉服简介(汉服的介绍)

    与汉人一词类似,汉服中的“汉”字的词义外延亦存在着由汉朝扩大为整个民族指称的过程。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并通过汉朝依据四书五经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成为神道设教的一部分。汉服还通过华夏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饰均具有或借鉴汉服特征。

  • 山楂的保存方法(山楂的保存方法简述)

    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山楂的保存方法对于已经切开的山楂,想要保存可以放进盐水中,也可放在阳光下晾晒,让水分尽快蒸发掉。完整的山楂保存可以装入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进冰箱冷藏。在容器底部放一层细沙将山楂装入,再放一层细沙密封保存。最简单的方法是放入保鲜膜中,把里面空气放干净,密封袋口保存。

  • 象棋中的马怎么算撇脚(撇脚的具体情况如下)

    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象棋中的马怎么算撇脚比如马要向前跳!那马前面也就是马头上如果有棋子就是挡马脚!无论马往哪边跳!马前面有一颗棋子挡着,比如想向前跳,紧挨着马的正前方有一颗棋子,都叫撇脚马,同理,你想向左跳,紧挨着马的左方有一颗棋子也叫撇脚马。

  • 赘婿楼舒婉为什么要杀死家人 赘婿楼舒婉报仇了吗

    在对方强占檀儿时,被宁毅给撞见了,一向有仇必报的他,自然要将楼家给灭掉。之前宣威营的小头目绑走了苏檀儿,最终卖给了楼书恒。之后楼舒婉制作了防水衣送给了刘西瓜,刘西瓜又给了宁毅。之后宁毅发现了防水衣的秘密,急冲冲的跑到了楼家的布店,刚好撞见楼书恒在欺负苏檀儿。如此看来,这一切都是楼舒婉布下的局,就是为了弄死自己的哥哥和父亲。之后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报复自己之前遭遇的不公。

  • 自制瓷砖胶(瓷砖胶配方及制作方法)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自制瓷砖胶先将冷水按比例加入到容器内,开启搅拌机再将胶粉徐徐撒入,高速搅拌10-15分钟即为胶水。批重钙、滑石粉,每1000公斤水加107胶粉13-14公斤、杀菌防腐剂3公斤,或加入甲醛2.5-3公斤,制成胶水。批硅酸盐灰白水泥:每1000公斤水直接加入107胶粉10-11公斤,制成胶水。

  • 研教学评一体化(备教学)

    只有经历这一大循环的教学,才能呈现一种持续评价教与学的目标达成度、教与学的进步度、决定教与学的需求,并实现螺旋上升的态势,使教与学和质量评价更有意义。所以,在“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指导下的教学新格局,应该是一个高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