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摩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生活百科

父母双亡的大龄剩女(父母双亡丈夫渣男)

时间:2023-06-14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3 栏目名: 生活百科

即使这样,王柳云也没有放弃对生活的期望。婚后,丈夫很快露出本来面目,出轨、家暴、恐吓,轮番向王柳云袭来。终于,在女儿7岁时,痛苦的婚姻以丈夫车祸去世而终结。02摆脱婚姻的枷锁,王柳云无债一身轻。为自己争口气,成了王柳云一生的执着。这个声音,终于成为王柳云心底的呐喊。2017年底,王柳云依依不舍地离开双溪,回到家乡,挣钱还债。一年后,在家乡找不到“位置”的王柳云,成了一名“北漂”,一半为生活,一半为梦想。

“你到底是来干保洁的,还是来画画的?”

2022年,在北京朝阳区的一栋写字楼里,56岁的保洁阿姨王柳云坦然地面对上司的怒火,她认认真真地扫完地,又窝在属于自己的3m2的储物间里,心无旁骛地画画,那饱经风霜的眼眸,流露出一丝倔强和澄澈。

此时的保洁阿姨王柳云,早已是一名名噪一时的网红画家了,不管是面对不理解自己的上司,还是蜂涌而至的媒体记者,她总是一脸平静:“身体和灵魂,一定要有一个在路上。”

王柳云究竟是谁?一名普通的清洁工怎么就成了网红画家呢?

01

王柳云于1966年出生在湖南娄底新化农村,是父亲56岁时才得到的“小幺女”。“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按理说,她应该在蜜罐里长大。

可是,父亲是先天小儿麻痹症患者,他连自己都照顾不好,更别说照顾王柳云了;而母亲要担起一家的生计,也无暇呵护她。

从小,王柳云就因为父亲,经常被村里的小伙伴羞辱,自尊心极强的她,即使是面对一群男孩子也不怵,拳头一握就敢打,打到对方家里也不怕。

“我只想保护自己,也保护我父亲。”小小年纪的王柳云硬撑着,那些无法言说的心酸,从此弥漫成生活的苦咖啡,伴随了她大半生。

父母没时间管她,倒让她有了满山疯跑、亲近自然的机会,无形中练就了她天马行空、隐韧坚强的个性。

也许,王柳云后来在命运辗转中展现出来的“天赋”,正得益于年少时的无拘无束和胆大妄为。

因为父亲的病和家庭的贫穷,让王柳云异常珍惜学习机会,哪怕是村里倒着糊在墙上的报纸,她都要歪着头,认真看一看。

付出总有回报,王柳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点高中,可是,她只高兴地上了一学期,就被迫缀学回家,独自扛起供养年迈父母的重担。

即使这样,王柳云也没有放弃对生活的期望。让自己和父母生活得好一点,最好能让他们开怀一笑,成了她最急迫的心愿。

一天,她在报纸上看到国家扶持发展绿化和种植业的信息,就卖掉50斤大米,去拜师学艺,想带动村里人一起种果苗致富。

可上世纪80年代的人多保守呀,谁会听一个20岁年轻姑娘的呢,大家觉得她在异想天开。

王柳云不管那么多,她风风火火干了起来,当第一批果苗赚了钱,村民们终于信了,也跟着干了起来。

但好事没能继续,因为跟着赚钱一起来的,还有各种是是非非,有人怀疑她吞钱,有人打她的主意,这让年轻的王柳云没法应对。

这时,一个温柔体贴的男人靠近了她,对她无微不至,这让父母双亡、兄姐各自成家,孤独无依的王柳云,感受到了久违的家庭温暖,很快,王柳云满心欢喜地嫁给了他。

她以为找到了可以托付一生的良人,没想到却找了一个讨债的债主。婚后,丈夫很快露出本来面目,出轨、家暴、恐吓,轮番向王柳云袭来。

从那时起,王柳云发现,人生不只有苦,还有更苦。

在丈夫的毒打、恐吓下,她交出了自己的全部积蓄,并为了女儿,忍受着日复一日的折磨。终于,在女儿7岁时,痛苦的婚姻以丈夫车祸去世而终结。

02

摆脱婚姻的枷锁,王柳云无债一身轻。

那时,正赶上上世纪90年代打工热潮,她带着女儿,跑到广东、浙江台州等地,学理发、进厂、做保洁,啥能挣钱就做啥。

但那个年代,一个带着孩子的年轻女人,很多时候都得不到生活的友好对待,不得已,王柳云选择了第二段婚姻。

这次,她不再奢求相濡以沫的伴侣,只希望能有一个安安稳稳的家。

第二任丈夫老林虽然跟她没有共同语言,甚至不思进取,但他不家暴,还支持她的天马行空和特立独行,所以,她义地反顾地嫁了,为了孩子,也为了自己的“理想。”

有好事的村民,见王柳云跟村里的女人不太一样,想法多,爱折腾,就挑唆老林:“外地嫁来的女人,别哪天跑了哦!”

这让王柳云很苦闷,“我们互相下不了台,那是一种面对面的孤独。”道不同不相为谋,村里人无法交流,那就把日子过好了给大家看。

王柳云想方设法赚钱,不仅给老林家盖上了新房,更是亲自设计装修方案,花了6年时间,将房子装成了村里数一数二的精品,把曾让村里人羡慕不已的表叔家别墅,也比下去了。

为自己争口气,成了王柳云一生的执着。为此,她还想方设法,丰润内心。

夜深人静时,她捧起书本,读老子、庄子,看李白、杜甫、黄庭坚,从他们那里,她汲取了深邃而温暖的滋养。她也读余秀华,将她视为榜样。

有了思想和灵魂的女人,是一定要活成自己的。

王柳云将那些书中得来的领悟,一点点铺展到生活中,除了装修房子,她还给自己设计衣服,让生活偶尔来点小确幸。

但长久无人理解,梦想无法实现,使王柳云的脑海里常常有两个声音在打架,一个喊“活一天算一天”,另一个喊“我要为梦想而活”,两个声音反复煎熬着她。

年轻时,她畅想自己能画画、写作,在一日日的孤独中,年轻时的这颗种子,竟一点点冒出土来。

生命,能将就吗?已经将就了半辈子的王柳云,终于下定决心,活成自己。

03

下定决心活出自我的王柳云,于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油画。看着别人笔下的美妙风景,她压抑多年的梦想种子突然苏醒,生活的光倏然放亮。

“我要画画!”这个声音,终于成为王柳云心底的呐喊。于是,51岁的她,怀揣300元钱,毅然去了福建宁德市双溪镇学画画,由此开启了她后来的绘画人生。

“你想画什么?”助教问她,她一下想起那个画马灯成名的老太太,就脱口而出:“我想画马灯。”

没想到,她“乱画”一气,却得到助教充分肯定,还于2018年拿到展览馆展出,加上教授等画友的纷纷夸赞,王柳云觉得不被否定的人生真好,画画的兴趣越发浓了。

她不仅画室内的物品,也画窗外的山水,甚至干脆背起画板,从城市走到郊外,从郊外走进大山,画美丽的大自然,画可爱的小动物,重现人间仙境。

有时,她得早上6:00就出门,骑60里路的自行车,再爬无数个沟坎陡坡,才能到山里写生地点,一画就是一整天。

那段日子多快活啊。一个人安静地流连山间,坐看云起花开,挥手画下美景,暂时忘记了家庭的烦恼、困顿的人生,徜徉在美好里,王柳云觉得神仙也不过如此了。

为了更好地画画,王柳云让女儿买了智能手机,将不能画完的美景拍回去继续画。

功夫不负有心人,颇有天赋的王柳云越画越好,加上画友们帮忙,竟然有不少网友点名要买她的画。不知不觉间,她竟靠卖画挣了4万元“巨款”。

原来,人生还可以这样有价值!原来,画画可以“让自己比较快乐一点地活下去”!王柳云的眼里,聚起了星光。

但生活,是不由人的。丈夫支持她的想法,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她得担负起家庭的经济重担,“你这辈子就是给我还债的!”

2017年底,王柳云依依不舍地离开双溪,回到家乡,挣钱还债。

可回到家的王柳云,画不出感觉来了,第二年春,她又背着行囊去了深圳偷师学艺——年龄大了,没人愿意收这个“大学生”。

一年后,在家乡找不到“位置”的王柳云,成了一名“北漂”,一半为生活,一半为梦想。

04

“我怕我的灵魂死掉了,一直在‘喂饭’给它吃,所以我不停地读书、画画。”

这是“北漂”的王柳云,心底的执着,也是她向世人的告白。

说这话的时候,王柳云正在储物间吃清汤寡水的午餐,小小的房间,除了必要的保洁工具,全被她的颜料和画作“霸占”了。

其实,她的工作并不轻松,从早上7:00到晚上7:00,她要负责15、17两层楼的保洁,真正属于她的时间并不多。

时间有限,但热情无限。

在这个3m2的简陋“画室”里,王柳云孜孜不倦地读书、画画,给饥渴的灵魂补充营养,而一幅幅画作,就在深夜的桔光下,一点点绽放出美丽的容颜。

有时候,王柳云也会想起一路走来的艰难。

那时,她刚到北京,年纪大,没特长,好不容易在三元桥找到保洁工作,还被一起工作的几个老男人恶心,让她的画画梦一度坚持不下去。

可世间总是有温暖的,一位老师远隔千里,关心她,鼓励她,同住的河南夫妇,帮着她重新找了这份写字楼的保洁工作,让她在绝境里再次燃起希望。

时间和机会都如此珍贵,她开始拒绝无效社交,集中精力,在工作之余,争分夺秒地画画,画美丽的星空、蔚蓝的大海、葱郁的山峦、可爱的动物……。

每画一处风景,王柳云都让自己的心,代替脚步和思维,到达那里,融入进去,正所谓“身体和灵魂,一定要有一个在路上”。

画着,画着,意想不到地收获水到渠成地来了。

王柳云的执着和才华,渐渐引来了媒体和更多网友的关注,央视、环球时报等诸多媒体接连采访这位特别的保洁员。

人红是非多,没想到这话也应在了王柳云身上,嫉妒的同事在背后扎堆议论、编排,上司火冒三丈,骂她到底是来保洁的还是来画画的。

沮丧的王柳云无法解释:“我跟别人说什么呢?说天上的云彩、玫瑰的颜色?”她也感受到了深切的孤独:“我的孤独装得下天空的蓝,那是一种很盛大的、能够容纳很多东西的孤独。”

幸好,还有峰回路转,王柳云的坚强执着,得到了公司高层领导的关注,他们不仅允许她画画,还特地给她腾出一个空间。

这份礼物,简直“送”到她心坎里了。她在这里恣意地看书、画画,在脑海里与高尔基、余秀华、冷军等人对话,让孤独的灵魂得到抚慰。

左手是生活,右手是梦想。“虽然过会儿我又在扫楼梯了,但是这一刻,我抵达了那一片天空、田地和季节。”

这是王柳云内心的幸福。

在这里,此前种种,诸如贫穷、悲哀、苦闷、孤独,一切都释怀了,变成了此刻厚积薄发的力量,让她仅用3年,就实现了绘画变现,成为网友纷纷点赞的“陋室画师”,成为央视采访的励志人物。

05

俗话说,世上从来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正如王柳云的“出名”,她前半生的苦难,都通过她读的书、做的梦、努的力,刻进了心里,融进了灵魂,只需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就能“把它拿出来”。

在这个物欲横流、浮躁不安的社会,不随波逐流是格局,孤独耕耘是境界,与身份无关,与灵魂相关。

愿可爱的王柳云,变“网红”为“常红”,画出更丰润幸福的人生!

作者:琬琬

编辑:萌萌

排版:童童

参考资料:2022.4.19央视网《“陋室画家”王柳云的世界:白天做清洁工,夜里临摹世界名画》

    推荐阅读
  • 完美关系在那个台几点播出(你知道吗)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完美关系在那个台几点播出当代都市题材电视剧《完美关系》的播出时间:2020年2月18日,首播平台:湖南卫视、爱奇艺、腾讯视频。若是VIP会员24点更新,非会员次日24点观看,2018年7月拍摄,由浙江金溪影视有限公司制作,制作周期12个月,该剧由安建导演,主演:黄轩,佟丽娅,陈数。

  • 堂哥的儿子是我的外甥还是侄子(堂哥的儿子是我的外甥还是侄子呢)

    亦称朋友的儿子,属于客套话,而哥哥的小孩其实就是弟兄的孩子,所以叫“侄子”最恰当不过。姑侄对称,与亲兄弟之子无关。在此之前,兄弟之子称为兄子和弟子,多用作亲属的“转述叙称”称谓。

  • 晨跑和夜跑哪个更减肥瘦身(晨跑和夜跑哪个减肥更快)

    但是对于减肥的人而言,还是要有所限制。

  • 施瓦辛格成功绝非偶然(从穷小子到国际巨星)

    在加入美国国籍后,他就报名参加了美国举办的国际健美比赛,而在本场比赛上,施瓦辛格凭借着接近完美的男性身材而获得了比赛冠军,也因此得到了健美先生的称号。施瓦辛格心里一直有一个梦想——成为美国总统。施瓦辛格弃影从政,成功当选州长施瓦辛格在健美界和影坛所取得的成就也使得他闻名世界,他所积攒下的财富也使得他跻身亿万富翁。另外施瓦辛格还提出了使用清洁能源等政策,为此他还放弃

  • 汉服简介(汉服的介绍)

    与汉人一词类似,汉服中的“汉”字的词义外延亦存在着由汉朝扩大为整个民族指称的过程。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并通过汉朝依据四书五经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成为神道设教的一部分。汉服还通过华夏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饰均具有或借鉴汉服特征。

  • 山楂的保存方法(山楂的保存方法简述)

    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山楂的保存方法对于已经切开的山楂,想要保存可以放进盐水中,也可放在阳光下晾晒,让水分尽快蒸发掉。完整的山楂保存可以装入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进冰箱冷藏。在容器底部放一层细沙将山楂装入,再放一层细沙密封保存。最简单的方法是放入保鲜膜中,把里面空气放干净,密封袋口保存。

  • 象棋中的马怎么算撇脚(撇脚的具体情况如下)

    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象棋中的马怎么算撇脚比如马要向前跳!那马前面也就是马头上如果有棋子就是挡马脚!无论马往哪边跳!马前面有一颗棋子挡着,比如想向前跳,紧挨着马的正前方有一颗棋子,都叫撇脚马,同理,你想向左跳,紧挨着马的左方有一颗棋子也叫撇脚马。

  • 赘婿楼舒婉为什么要杀死家人 赘婿楼舒婉报仇了吗

    在对方强占檀儿时,被宁毅给撞见了,一向有仇必报的他,自然要将楼家给灭掉。之前宣威营的小头目绑走了苏檀儿,最终卖给了楼书恒。之后楼舒婉制作了防水衣送给了刘西瓜,刘西瓜又给了宁毅。之后宁毅发现了防水衣的秘密,急冲冲的跑到了楼家的布店,刚好撞见楼书恒在欺负苏檀儿。如此看来,这一切都是楼舒婉布下的局,就是为了弄死自己的哥哥和父亲。之后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报复自己之前遭遇的不公。

  • 自制瓷砖胶(瓷砖胶配方及制作方法)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自制瓷砖胶先将冷水按比例加入到容器内,开启搅拌机再将胶粉徐徐撒入,高速搅拌10-15分钟即为胶水。批重钙、滑石粉,每1000公斤水加107胶粉13-14公斤、杀菌防腐剂3公斤,或加入甲醛2.5-3公斤,制成胶水。批硅酸盐灰白水泥:每1000公斤水直接加入107胶粉10-11公斤,制成胶水。

  • 研教学评一体化(备教学)

    只有经历这一大循环的教学,才能呈现一种持续评价教与学的目标达成度、教与学的进步度、决定教与学的需求,并实现螺旋上升的态势,使教与学和质量评价更有意义。所以,在“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指导下的教学新格局,应该是一个高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