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摩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生活百科

为什么说日本车的时代过去了(起底日本汽车发展史)

时间:2023-06-18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生活百科

说到底日本汽车工业之所以能在二战之后快速崛起,主要原因无外乎是工业底子、重视程度、机遇以及管理哲学;正是这四点原因才使得日本在战后工业体系遭受重创的情况下,迅速完成了汽车工业的崛起!二战之前的日本已经可以生产汽车有很多朋友认为日系汽车工业是出现于二战之后?

说到日系车大家都会很熟悉,可以算做是家用车型中比较合理的选择,虽然最近这些年来日系车也逐渐变得不厚道,比如品质不如过去、大量配装CVT变速器等,但不能否认日系车在全球的销量很高;很多朋友可能会疑惑,二战之后的日本工业遭受重创,为何汽车工业却能在短短几十年内崛起,并占据全球汽车市场?

说到底日本汽车工业之所以能在二战之后快速崛起,主要原因无外乎是工业底子、重视程度、机遇以及管理哲学;正是这四点原因才使得日本在战后工业体系遭受重创的情况下,迅速完成了汽车工业的崛起!所以说日本汽车工业的崛起既有必然、也有偶然、还有一定的戏剧性,下面就聊聊这几十年间日本汽车企业都经历了什么!

二战之前的日本已经可以生产汽车

有很多朋友认为日系汽车工业是出现于二战之后?实际上这种判断并不准确,实际上日本第一家汽车企业成立于1904年,当时的名字叫东京汽车工厂(后改名五十铃);但那时期的日系车完全就是在模仿,无论是口碑品质、销量都很差,甚至连日本的消费者都不会购买,更谈不上出口了;只不过在二战之前日本就已经开始积累汽车制造的相关经验,这对日后汽车工业的崛起埋下伏笔!

二战让日本车企赚了第一桶金

那个时期的日系乘用车不行,与福特、克莱斯勒、通用、菲亚特等汽车企业不能相提并论;不过因为二战,日本车企开始大量制造卡车,大量的订单使得度日艰难的日系车企逐渐挺了过来,也正是因为二战才使得日系车企赚到了第一桶金,也看到了未来汽车制造的潜力!

战后迅速重启工业

战后的日本,工业体系遭受严重破坏,不过在日本投降还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日本的商贸部门(通产省)就组织各大车企负责人开始讨论战后汽车工业的重建问题,而最终达成的共识就是未来要以乘用车(家用车)为主要的生产方向,从此乘用车的发展、制造就被日本提升到了工业重建的首要地位,给予了很多扶持!

朝鲜战争时的机遇

上世纪50年代初日本虽然能造车,但大都以模仿为主,产品质量差、维修费用高,实际上那时日系车就开始出口美国、英国,但那时的美国还未经历石油危机,所以还是以大排量后驱为主流,日系车在性价比以及性能上都不行;而在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发现用武力没办法影响亚洲局势,就把日本当作了在亚洲的缓冲区;那个时期美国的很多具有军用潜力的民用技术流入了日本,当然那个时期的技术壁垒、保护并不强!

石油危机为日系车企带来了机会

在石油危机之前,日本汽车工业虽然已经逐渐成熟,但还没有进入国际舞台;而1973年的石油危机送给日本车企巨大的商机,以大排量车为主流的美国汽车市场面对突如其来的油价大幅度上涨,一时间缓不过劲、根本没有短时间转型造经济车的能力,而消费者甚至在一夜之间对V8发动机产生恐惧,市场迫切需要省油、廉价、耐用的车型;结果就是日系车成功进入美国汽车市场,甚至在美国建立多个工厂,从此传统美系车一去不复返,日系如倾销般的销售模式严重伤到了美国汽车工业的筋骨,直到今天也没恢复!

英国造车业崩溃给日系车带来了机遇

如果说美国的汽车工业是因为石油危机而遭受重创,那么英国汽车工业则是因为奢华的造车理念而面临崩溃;二战之后整个欧洲受到马歇尔计划的影响充满了自信,而英国更是如此,谜一般的自信使得英国汽车制造业走上了奢华之路,简单点说英国汽车全是豪华品牌,罗浮、路虎、莲花、捷豹、劳斯莱斯等等(所以后来英国出售了所有的汽车品牌)!

而造这么多豪华车、准备卖给谁?二战刚打完没几年,整个欧洲都在休养生息,即便是现在95%以上的消费者也难以负担豪牌,更不用说当年了;所以在利兰汽车与BMH的双线兼并过程中,逐渐的也就拖垮了英国汽车工业;英国汽车工业在严重崩溃后,先被收归国有,最终又因不堪重负被铁娘子彻底出售,至此英国汽车制造业失去了竞争力;而日系车利用这个机会成功进入英国市场,在1970年时日本出口英国汽车不到3000辆,而到了1975年则飙升到10万辆,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间,日本一共向英国出口汽车高达200万辆!

美国利用广场协议对日本展开强力反制,却成就了日系车企的高光时刻

如果日本车企仅仅是走到这一步,那么只能说在经济民用车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消费者对日系车的看法很可能与韩系车相似,但紧接着的日本经济泡沫却把日系车企彻底推向了顶峰;这一幕充满了戏剧性,明明是美英等国对日本经济的一次打击,却阴错阳差地将日本造车业推向了高光时刻!

因为上世纪80年代初日本产品在全球进行倾销,引起了美国的警觉;当时因为美国对外贸易逆差大幅增长,想通过美元的贬值来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并削弱日本商品的出口竞争力,而发起了广场协议;而日本面对广场协议时想的不是如何拒绝,反而是欣然接受,或许那个时期的日本太过于膨胀、把货币升值当成了一种荣耀!

但日元的大幅度升值必然会对日本商品的出口造成严重伤害(日元面值最高对美元达到了100:1),面对这种问题、正常的思维就是全力保出口,对吧?而日本则放弃出口、开始全力推动内销;要实现内销则需要消费者有钱,可那时期的日本消费者并不是那么富裕,没办法形成强大的购买力;所以日本那时候开始采取货币宽松政策,而且非常的宽松,比如大量发放接近无息的贷款,甚至未成年人都可以贷款400万日元购车(当时约为4万美元)!

至此大量的钱涌入地产、股市,日本的楼市与股市节节攀升,普通老百姓手里有花不完的钱、企业同样有花不完的钱;所以那时期日本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强得离谱,豪车、豪宅、奢侈品如同白菜一般,企业富有到什么程度?招工要负责应聘者的路费、餐饮、住宿费用,对应聘成功的员工要馈赠10万日元的现金,或2、30万日元的购物券;车企也同样如此,因为有花不完的钱、所以日系车企开始集体研发性能车!

大多数车友都应该看过头文字D对吧?其实就是在描绘那个年代,拓海天天漂移上下山几乎一天就得换一套轮胎是不是?在日本经济泡沫的年代,一天换两套轮胎也完全承受得起;当车企不再考虑成本、代价、收益,而是全力搞研发,那么必然会大幅度发展;可以说日本车企那时候造的车只为与欧美车企的产品一较高下,至于能卖多少、能赚多少钱通通不考虑!

所以那时诞生了三菱EVO、3000GT,斯巴鲁STI,马自达RX7,日产GTR、S15,本田的思域TYPE R、NSX、S2000、DC5,丰田的牛魔、MR2、甚至就连花冠都是具有一定性能的AE86;日系车从此进入了赛场,比如丰田本田进入F1领域,三菱、斯巴鲁统治了接近10年的WRC(1990-2000),那个时期2jz与RB26DETT令欧美车企恐惧,从那时起日系车逐渐形成了所谓的JDM;可以说那时期的日系代表最先进的造车理念,同时期的欧美车企皆暗淡无光!

随着日本经济泡沫的破裂,日本性能车时代逐渐终结,日系性能车逐渐凋零,甚至于很多95后、00后的朋友都不知道这段日系车的高光时刻,在很多朋友眼里日系车怎么可能会有性能?而在那之后日本消费者的购买力大幅度缩水,过去是只买贵、不买对,只买顶配豪车,而平成时代消费者开始接受Kcar甚至连天窗都不要了,很多人总说日本消费者多么低调、不虚荣所以不要天窗?其实他们只是在泡沫经济下的昭和时代消费过度了而已!

虽然日系性能车最终没能大量延续,但却也让世界看到了日本造车业的狠辣,记得上世纪90年代的汽车杂志上,占据大篇幅的基本都是日系性能车;虽然广场协议是对日本经济的一次打击、也确实起到了效果,但却阴错阳差地将日本造车业推到了顶峰,业正是因为那时候日系车企的辉煌,使得企业完美的输出了品牌文化、图腾!而当我们的民用车普及时,很多人根本就不考虑而直接选择日系车,这就是JDM的意义,实际上如果不是美国对日本的经济反制,或许就不存在日本性能车时代、更不存在JDM了,这就是日系车企发展中最戏剧的一幕!

日系车企的管理哲学

写到这很多朋友应该清楚日系车企遇到过很多机遇、运气也不错,但企业能不能做大只凭借运气、机遇是远远不够的,企业管理哲学才最为重要;当然鄙人不想谈精益生产之类的,因为那并不是核心;日系车企更善于调动每一位员工的自觉能动性,简单点说就是希望每一位普通员工都要更有想法,让每一位普通员工都学会站在管理者的角度上思考问题,而不会以增加管理成本为理由去限制员工的想法!

实际上在咱们的一些企业中生存是比较困难的,想法多了会是为刺头、很容易以增加管理成本为理由而清退;而没有想法又会被认为是没能力的表现;企业管理层既希望下属有想法、思维灵敏,又希望下属思维不要太灵敏、不要质疑自己的思路想法,所以渐渐的员工也就变得没有想法、即便有也不会去提出,这样工业生产也就失去了一次次改良完善的机会;其次日本车企相对而言很少裁员(不是说不裁员、只是相对少些)!

提供给工人比较理想的收入、福利,让员工更有归属感,简单点说只要努力工作、都能做到退休,而且岁数越大、待遇往往更加优厚,而不会因为岁数增加体力下降而被年轻人取代,这或许就是匠人文化吧、岁数越大反而存在感越强,这种状态下每一位师傅都会把自己毕生所学倾囊相授给徒弟,而不是所谓的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当工人们总是在思考工作之外的事情、总是被各种生活琐屑所困扰时,他的本职工作又怎么可能做好呢?

我们的工人丝毫不差,但企业对于工人的管理层面、福利待遇不如日系制造企业那般合理;工业的骨架子是工人,只要能激发出工人的自觉能动性,那么工业必然要崛起、就是那么顺理成章;不仅仅是日本,任何一个工业强国工人的地位、受尊重程度、待遇都很高,这是工业崛起的基本条件;而日系车企中无论是丰田还是本田,这方面做得都非常到位,所以很容易实现技术层面的积累、传承、再积累、再传承的良好循环,这就是日系造车业能崛起的必然条件!

上述就是二战之后日系车企为何能迅速崛起的原因,看上去似乎运气占了只要成分?说到底还是企业管理方式在起绝对的作用,因为工人的热情、自觉能动性对于工业生产非常重要;实际上现如今的日系车其实早已没有了昔日的强大,实际上从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后日系车企又开始全力发展乘用车,而对车辆的质感、操控、性能并不重视,似乎在日系设计师眼中代步车与性能车是永远不能兼容的;JDM的情怀还能被日系车企透支多少年呢,很难说!随着制造业成本不断地增加、日系车的性价比反而越来越低,有时候我们不妨去思考,日系车企那套对生产成本控制的理念并不是想降低车价,而仅仅是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那作为消费者该如何去抉择呢?

    推荐阅读
  • 完美关系在那个台几点播出(你知道吗)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完美关系在那个台几点播出当代都市题材电视剧《完美关系》的播出时间:2020年2月18日,首播平台:湖南卫视、爱奇艺、腾讯视频。若是VIP会员24点更新,非会员次日24点观看,2018年7月拍摄,由浙江金溪影视有限公司制作,制作周期12个月,该剧由安建导演,主演:黄轩,佟丽娅,陈数。

  • 堂哥的儿子是我的外甥还是侄子(堂哥的儿子是我的外甥还是侄子呢)

    亦称朋友的儿子,属于客套话,而哥哥的小孩其实就是弟兄的孩子,所以叫“侄子”最恰当不过。姑侄对称,与亲兄弟之子无关。在此之前,兄弟之子称为兄子和弟子,多用作亲属的“转述叙称”称谓。

  • 晨跑和夜跑哪个更减肥瘦身(晨跑和夜跑哪个减肥更快)

    但是对于减肥的人而言,还是要有所限制。

  • 施瓦辛格成功绝非偶然(从穷小子到国际巨星)

    在加入美国国籍后,他就报名参加了美国举办的国际健美比赛,而在本场比赛上,施瓦辛格凭借着接近完美的男性身材而获得了比赛冠军,也因此得到了健美先生的称号。施瓦辛格心里一直有一个梦想——成为美国总统。施瓦辛格弃影从政,成功当选州长施瓦辛格在健美界和影坛所取得的成就也使得他闻名世界,他所积攒下的财富也使得他跻身亿万富翁。另外施瓦辛格还提出了使用清洁能源等政策,为此他还放弃

  • 汉服简介(汉服的介绍)

    与汉人一词类似,汉服中的“汉”字的词义外延亦存在着由汉朝扩大为整个民族指称的过程。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并通过汉朝依据四书五经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成为神道设教的一部分。汉服还通过华夏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饰均具有或借鉴汉服特征。

  • 山楂的保存方法(山楂的保存方法简述)

    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山楂的保存方法对于已经切开的山楂,想要保存可以放进盐水中,也可放在阳光下晾晒,让水分尽快蒸发掉。完整的山楂保存可以装入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进冰箱冷藏。在容器底部放一层细沙将山楂装入,再放一层细沙密封保存。最简单的方法是放入保鲜膜中,把里面空气放干净,密封袋口保存。

  • 象棋中的马怎么算撇脚(撇脚的具体情况如下)

    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象棋中的马怎么算撇脚比如马要向前跳!那马前面也就是马头上如果有棋子就是挡马脚!无论马往哪边跳!马前面有一颗棋子挡着,比如想向前跳,紧挨着马的正前方有一颗棋子,都叫撇脚马,同理,你想向左跳,紧挨着马的左方有一颗棋子也叫撇脚马。

  • 赘婿楼舒婉为什么要杀死家人 赘婿楼舒婉报仇了吗

    在对方强占檀儿时,被宁毅给撞见了,一向有仇必报的他,自然要将楼家给灭掉。之前宣威营的小头目绑走了苏檀儿,最终卖给了楼书恒。之后楼舒婉制作了防水衣送给了刘西瓜,刘西瓜又给了宁毅。之后宁毅发现了防水衣的秘密,急冲冲的跑到了楼家的布店,刚好撞见楼书恒在欺负苏檀儿。如此看来,这一切都是楼舒婉布下的局,就是为了弄死自己的哥哥和父亲。之后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报复自己之前遭遇的不公。

  • 自制瓷砖胶(瓷砖胶配方及制作方法)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自制瓷砖胶先将冷水按比例加入到容器内,开启搅拌机再将胶粉徐徐撒入,高速搅拌10-15分钟即为胶水。批重钙、滑石粉,每1000公斤水加107胶粉13-14公斤、杀菌防腐剂3公斤,或加入甲醛2.5-3公斤,制成胶水。批硅酸盐灰白水泥:每1000公斤水直接加入107胶粉10-11公斤,制成胶水。

  • 研教学评一体化(备教学)

    只有经历这一大循环的教学,才能呈现一种持续评价教与学的目标达成度、教与学的进步度、决定教与学的需求,并实现螺旋上升的态势,使教与学和质量评价更有意义。所以,在“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指导下的教学新格局,应该是一个高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