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摩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生活百科

航天员的重要事迹(极不平凡的五年)

时间:2023-06-18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生活百科

2019年4月23日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在山东青岛举行。出席并检阅舰队。2022年7月1日,再次刷新该纪录,探测到16亿特斯拉的中子星表面磁场。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举行。7月24日中国空间站首个科学实验舱问天实验舱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轨进入科学实验舱。8月2日晚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在台岛周边开展一系列联合军事行动。

近日,新华社发布由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写的《党的十九大以来大事记》。其中,20多件大事展现了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为主导力量的我国航天科技工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覆盖国防尖端装备、进入空间能力、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空间科学探索等方面,突显了重点装备、载人航天、探月探火、北斗导航、高分观测等国家重大航天工程的重要意义。

此外,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北京冬奥会等重大活动中,我国航天科技力量也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2017年

11月5日 北斗三号第一、二颗组网卫星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的开始。这是和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欧洲伽利略系统并列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2018年

4月12日 中央军委在南海海域举行海上阅兵。检阅部队并讲话强调,要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坚定不移加快海军现代化进程,努力把人民海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

12月8日 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2019年1月3日,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并开展就位探测与巡视探测。

12月27日 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宣告建成,并开始提供全球服务。

2019年

4月23日 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在山东青岛举行。出席并检阅舰队。

10月1日 首都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举行。讲话强调,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20余万军民参加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检阅受阅部队。

11月3日 我国首颗亚米级高分辨率光学传输型立体测绘卫星高分七号成功发射。

12月27日 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2020年

5月5日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实现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

6月15日 “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千公里级基于纠缠的量子密钥分发。

7月23日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第一步。

7月31日 出席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强调要传承好、弘扬好新时代北斗精神。

8月10日 中国“慧眼”卫星探测到10亿特斯拉的中子星表面磁场,刷新宇宙磁场直接测量的世界纪录。2022年7月1日,再次刷新该纪录,探测到16亿特斯拉的中子星表面磁场。

11月24日 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并于12月17日携带月球样品安全返回着陆。

12月10日 “怀柔一号”引力波暴高能电磁对应体全天监测器卫星成功发射。

2021年

4月29日 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5月15日 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22日,祝融号火星车驶抵火星表面并开展科学巡测,标志着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6月17日 搭载着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3名航天员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航天员在轨驻留3个月,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在轨验证了一系列空间站建造和运营关键技术,于9月17日顺利返回。

7月1日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举行。

10月14日 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成功发射。

10月16日-2022年4月16日 搭载着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顺利返回着陆,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驻留,创造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在轨飞行期间,航天员开展了多项科学技术实(试)验和活动。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圆满完成,即将进入建造阶段。

  2022年

2月4日-20日、3月4日-13日 第二十四届冬奥会、第十三届冬残奥会先后在北京举行。中国秉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等各种困难挑战,向世界奉献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

6月5日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

7月24日 中国空间站首个科学实验舱问天实验舱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25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进入问天实验舱。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轨进入科学实验舱。

8月2日晚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在台岛周边开展一系列联合军事行动。

8月4日 我国首颗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句芒号”成功发射。

(来源:新华网 央视网 编辑/许培楠 审核/李淑姮 监制/黄希)

    推荐阅读
  • 完美关系在那个台几点播出(你知道吗)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完美关系在那个台几点播出当代都市题材电视剧《完美关系》的播出时间:2020年2月18日,首播平台:湖南卫视、爱奇艺、腾讯视频。若是VIP会员24点更新,非会员次日24点观看,2018年7月拍摄,由浙江金溪影视有限公司制作,制作周期12个月,该剧由安建导演,主演:黄轩,佟丽娅,陈数。

  • 堂哥的儿子是我的外甥还是侄子(堂哥的儿子是我的外甥还是侄子呢)

    亦称朋友的儿子,属于客套话,而哥哥的小孩其实就是弟兄的孩子,所以叫“侄子”最恰当不过。姑侄对称,与亲兄弟之子无关。在此之前,兄弟之子称为兄子和弟子,多用作亲属的“转述叙称”称谓。

  • 晨跑和夜跑哪个更减肥瘦身(晨跑和夜跑哪个减肥更快)

    但是对于减肥的人而言,还是要有所限制。

  • 施瓦辛格成功绝非偶然(从穷小子到国际巨星)

    在加入美国国籍后,他就报名参加了美国举办的国际健美比赛,而在本场比赛上,施瓦辛格凭借着接近完美的男性身材而获得了比赛冠军,也因此得到了健美先生的称号。施瓦辛格心里一直有一个梦想——成为美国总统。施瓦辛格弃影从政,成功当选州长施瓦辛格在健美界和影坛所取得的成就也使得他闻名世界,他所积攒下的财富也使得他跻身亿万富翁。另外施瓦辛格还提出了使用清洁能源等政策,为此他还放弃

  • 汉服简介(汉服的介绍)

    与汉人一词类似,汉服中的“汉”字的词义外延亦存在着由汉朝扩大为整个民族指称的过程。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并通过汉朝依据四书五经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成为神道设教的一部分。汉服还通过华夏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饰均具有或借鉴汉服特征。

  • 山楂的保存方法(山楂的保存方法简述)

    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山楂的保存方法对于已经切开的山楂,想要保存可以放进盐水中,也可放在阳光下晾晒,让水分尽快蒸发掉。完整的山楂保存可以装入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进冰箱冷藏。在容器底部放一层细沙将山楂装入,再放一层细沙密封保存。最简单的方法是放入保鲜膜中,把里面空气放干净,密封袋口保存。

  • 象棋中的马怎么算撇脚(撇脚的具体情况如下)

    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象棋中的马怎么算撇脚比如马要向前跳!那马前面也就是马头上如果有棋子就是挡马脚!无论马往哪边跳!马前面有一颗棋子挡着,比如想向前跳,紧挨着马的正前方有一颗棋子,都叫撇脚马,同理,你想向左跳,紧挨着马的左方有一颗棋子也叫撇脚马。

  • 赘婿楼舒婉为什么要杀死家人 赘婿楼舒婉报仇了吗

    在对方强占檀儿时,被宁毅给撞见了,一向有仇必报的他,自然要将楼家给灭掉。之前宣威营的小头目绑走了苏檀儿,最终卖给了楼书恒。之后楼舒婉制作了防水衣送给了刘西瓜,刘西瓜又给了宁毅。之后宁毅发现了防水衣的秘密,急冲冲的跑到了楼家的布店,刚好撞见楼书恒在欺负苏檀儿。如此看来,这一切都是楼舒婉布下的局,就是为了弄死自己的哥哥和父亲。之后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报复自己之前遭遇的不公。

  • 自制瓷砖胶(瓷砖胶配方及制作方法)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自制瓷砖胶先将冷水按比例加入到容器内,开启搅拌机再将胶粉徐徐撒入,高速搅拌10-15分钟即为胶水。批重钙、滑石粉,每1000公斤水加107胶粉13-14公斤、杀菌防腐剂3公斤,或加入甲醛2.5-3公斤,制成胶水。批硅酸盐灰白水泥:每1000公斤水直接加入107胶粉10-11公斤,制成胶水。

  • 研教学评一体化(备教学)

    只有经历这一大循环的教学,才能呈现一种持续评价教与学的目标达成度、教与学的进步度、决定教与学的需求,并实现螺旋上升的态势,使教与学和质量评价更有意义。所以,在“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指导下的教学新格局,应该是一个高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