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盔某些部件连接处的铁质铆钉表面常进行电镀处理,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同时兼顾美观。汽车行驶中必须使用安全带。此外,适当的补充________元素,也可治疗贫血。参加反应的A、B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t2℃时,将甲、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仍然饱和的是________的溶液。②CaCO3、SiO2、Al2O3不溶于酒精。
2020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副题
(化学试题)
(本卷满分:6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u-64
Ag-108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18分)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 “分类”是认识物质世界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A. P2O5——氧化物 B. Na2CO3——碱 C. CuSO4——盐 D. HNO3——酸
2. “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体现其物理性质的是()
A. 焦炭用于炼铁 B. 液氮用作制冷剂
C. 甲烷用作燃料 D.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3. 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A. 分类处理垃圾,以节约回收资源
B. 践行低碳生活,以减缓“温室效应”
C.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D. 用可降解材料替代传统塑料,以降低“白色污染”
4. 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 油锅着火时用水扑灭
B. 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C. 用食醋除去水垢
D. 用干冰对食品进行保鲜
5. 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整理摆放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6. 正确理解和使用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要求。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4Fe+3O2 2Fe2O3
B. 硫、氧两种元素组成物质的化学式一定是SO2
C. 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D. “H2”中“2”表示两个氢原子
7. 下列是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四个反应,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① C+O2 CO2
② 2C+O2 2CO
③ CO2+H2O === H2CO3
④ 6CO2+6H2O C6H12O6+6O2
A. 在一定条件下,CO2和O2可以相互转化
B. 反应物相同时,生成物一定相同
C. 上述反应均为化合反应
D. 上述反应前后,碳元素化合价均发生改变
8. 依据下列各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A | 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和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 | 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SO |
B |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无色气体中 | 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燃烧更剧烈的是氧气,无明显变化的是空气 |
C | 将表面积相同的甲、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中,甲表面生成气泡的速率比乙快 | 金属活动性顺序:甲>乙 |
D | 将某固体与熟石灰混合后研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该固体一定是NH4Cl |
9.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趋势的是()
第9题图
A. 向一定量饱和石灰水中逐渐加入CaO粉末
B. 分别加热两份等质量的KClO3,其中一份加入MnO2
C. 向等质量的Zn、Mg中分别逐渐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D. 向一定量AgNO3溶液中逐渐加入铜粉至过量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42分)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6小题,计24分)
10. (4分)2020年6月1日起,公安部交管局在全国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
(1)骑摩托车必须佩戴头盔。头盔某些部件连接处的铁质铆钉表面常进行电镀处理,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同时兼顾美观。
(2)汽车行驶中必须使用安全带。安全带一般用尼龙制成,尼龙属于________(填“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汽车安全气囊被触发时,气囊中的叠氮化钠(NaN3)会瞬间分解,产生一种空气中最多的气体,其化学式是________。
(3)汽车和摩托车尾气中通常含有CO2、CO、NO、NO2等气体,其中不属于大气污染物的是________。
11. (4分)酿酒的历史源远流长,《蓬拢夜话》中记载:“黄山多猿猱,春夏采花于石洼中,酝酿成汤,闻数百步”。
(1)“汤”即酒,用花果酿酒的过程是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请从微观角度解释“闻数百步”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些葡萄酒中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B12,有治疗恶性贫血的作用。此外,适当的补充________元素,也可治疗贫血。
(4)打开啤酒瓶时,有大量CO2气体逸出,产生泡沫。此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是______(填字母)的。
A. 随温度升高而减小B.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 随压强减小而减小D. 随压强减小而增大
12. (4分)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图是利用二氧化碳生产乙烯的微观示意图。
第12题图
(1)D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上图所示物质中,无机化合物有________种。
(3)乙烯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4)参加反应的A、B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
13. (4分)如图1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第13题图
(1)t1 ℃时,将20 g 甲物质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g。
(2)t2 ℃时,将甲、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 ℃,仍然饱和的是________的溶液。
(3)欲从含有少量乙的甲的饱和溶液中提纯甲,可采用________结晶的方法。
(4)某温度下,为使图2试管中丙的固体溶解,可向烧杯中加入________(填字母)。
A. NaOH固体 B. NH4NO3固体 C. NaCl固体
14. (4分)同学们利用Fe、稀硫酸、CuO制取单质铜,设计了两种不同方案。
方案一: CuO CuSO4 Cu
方案二: Fe H2 Cu
(1)两种方案中,方案________更加安全节能。
(2)写出两种方案中任意一个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际操作时,步骤②需加入过量Fe粉,过滤后再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加入足量稀硫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4分)小亮同学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向B中加入Na2CO3溶液时,有气泡产生,向C中加入BaCl2溶液时,有白色沉淀产生,静置后上层清液为无色。请回答:
第15题图
(1)A、B、C中,溶液一定不是红色的是________。
(2)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确定D中的溶液中可能存在的溶质,可以选用下列试剂中的________(填序号)。
①Na2SO4②AgNO3③HCl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计13分)
16. (6分)依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第16题图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装置应选择甲中的________(填字母)装置,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乙中的________(填字母)装置。
(2)丙中垂直放置的玻璃管内,a、d为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湿润棉球,b、c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浸泡过的干燥棉球。通入干燥的CO2后,________(填“a”、“b”、“c”或“d”)处的棉球先变红。
(3)丁中能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接触氧气的现象是:铜片上白磷燃烧,以及_________。
17. (7分)牙膏具有美白牙齿、预防牙病的功效,其主要成分是摩擦剂,还含有泡沫剂、甜味剂、芳香剂等辅料,常用的摩擦剂有CaCO3、SiO2、Al2O3等。
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甲、乙、丙三种牙膏中摩擦剂的成分及含量(每种牙膏中只含有上述摩擦剂中的一种),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①牙膏中除摩擦剂外的物质均为有机物,都易溶于酒精,且不与稀盐酸反应。
②CaCO3、SiO2、Al2O3不溶于酒精。
③SiO2难溶于水,不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
【实验探究一】为探究牙膏中摩擦剂的成分,同学们分别取少量甲、乙、丙三种牙膏样品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第17题图1
(1)X的名称是________。
(2)写出一个加入足量稀盐酸时可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用甲牙膏样品进行实验时,若向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时观察到______________,即可得出甲牙膏中的摩擦剂为SiO2。
【实验探究二】为测定乙牙膏中摩擦剂CaCO3的含量,小组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牙膏样品,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碱石灰是烧碱和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
第17题图2
(1)B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C装置在实验前后的质量差,计算出的牙膏中CaCO3的含量比实际偏小,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序号)。
① 装置中有残留的CO2未被吸收
② CO2中混有HCl气体
③ 碱石灰吸收了空气中的CO2和水
【拓展与应用】选择牙膏中作摩擦剂的物质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填字母)。
A. 价格B. 密度C. 毒副作用D. 溶解性
四、计算与分析题(5分)
18. (5分)为测定某工厂废水中CuSO4的含量,取废水样品400 g,滴加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时,消耗NaOH溶液的质量是10 g。(废水中其它杂质易溶于水,但不与NaOH反应)
请完成下列分析及计算:
(1)若想通过沉淀的质量计算CuSO4的质量,应对过滤后的沉淀进行_______、干燥后再称量。
(2)计算废水中CuSO4的质量分数。
1. B 2. B 3. C 4. A 5. D 6. C 7. A 8. C 9. A
10. (4分)(1)防止锈蚀 (2)合成纤维 N2 (3)CO2(或二氧化碳)
11. (4分)(1)化学 (2)分子在不断运动 (3)铁(或Fe) (4)C
12. (4分)(1)H2O (2)两(或2) (3)6∶1 (4)1∶3(或2∶6)
13. (4分)(1)60 (2)甲 (3)降温(或冷却) (4)B
14. (4分)(1)一 (2)Fe+CuSO4 === FeSO4+Cu(或Fe+H2SO4 === FeSO4+H2↑或H2+CuO Cu+H2O) (3)除去过量的Fe粉
15. (4分)(1)B (2)BaCl2+Na2CO3 === BaCO3↓+ 2NaCl (3)①
16. (6分)(1)2KMnO4 K2MnO4+MnO2+O2↑ A C
(2)d (3)水中白磷不燃烧
17. (7分)【实验探究一】(1)酒精(或乙醇) (2)CaCO3+2HCl === CaCl2+H2O+CO2↑(或Al2O3+6HCl === 2AlCl3+3H2O) (3)固体不消失(或固体未溶解或无明显变化) 【实验探究二】(1)除去CO2中的水(或干燥CO2) (2)① 【拓展与应用】 B
18. (5分)(1)洗涤
(2)解:设400 g废水中CuSO4的质量为x
2NaOH + CuSO4 === Cu(OH)2↓+Na2SO4
80 160
10 g×10%x
=
x=2 g
废水中CuSO4的质量分数为×100%=0.5%
答:废水中CuSO4的质量分数为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