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摩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生活百科

清明节的古代习俗你知道哪些(古代清明有八大习俗)

时间:2023-06-18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5 栏目名: 生活百科

在这一天,古代帝王会举行隆重的“墓祭”之礼,民间也相继效仿。此外,寒食节流传到唐朝时逐渐式微,清明节又从复合节日成为了单一节日,祭祖扫墓成了最具代表性、持久性的习俗。江南地区在清明这天食用艾草青团,也是取其辟邪祛病之意。▲艾草青团此外,清明节也有一项源自北方少数民族的习俗。由于尚武文化的缺失和对射箭水平要求过高,这一习俗逐渐消失,在清代古籍中几乎已毫无踪迹。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各位朋友晚上好!子渊之前曾为大家介绍了许多新春风俗,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强烈好评,今天咱们就聊聊另一个即将到来的传统佳节——清明。

▲清明踏春

众所周知,每年公历4月5日左右就是“清明节”,不过在古代,这一节日的准确日期却不太好确定。古人按照太阳与赤道之间的夹角在全年划分出二十四节气,其中冬至后的第105天为寒食节,再后推3天即为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清明节也在这一天。不难看出,清明节在农历中不像端午、中秋那样拥有固定日期,因此民间通常是参照官方发布的皇历予以确定,用以指导农业生产。

据《历书》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而得名”,《月令明义》中也有“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的论述,这说明“清明”一名的由来与气候有关,此时太阳处于黄经15°,雨水日渐增多,天地清洁。在这一天,古代帝王会举行隆重的“墓祭”之礼,民间也相继效仿。春秋战国时期,为纪念忠臣介子推,晋文公将其死难日定为寒食节,全民禁火,只准食用冷饭冷菜。由于两个节日相隔很近,后世便逐渐将二者合为一日,相关习俗一并继承。

▲《月令明义》明代刻本

根据现有史料进行分析,中国祭祖扫墓的习俗最早可追溯至西周时期,东周时该风气已深入千家万户。据汉书记载,西汉酷吏严延年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时节“还归东海扫除墓地”。这从侧面反映出古代人祖先崇拜、亲族意识已十分牢固,因此后世逐渐将扫墓作为固定礼仪之一。唐朝开元年间,玄宗李隆基正式下诏定立“五礼”,扫墓便位列其中,政府更会放假数日以便各级官吏回乡祭祖。得到官方许可和推崇,扫墓之风自然风靡全国,柳宗元在《与许京兆书》中对此曾有生动描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

此外,寒食节流传到唐朝时逐渐式微,清明节又从复合节日成为了单一节日,祭祖扫墓成了最具代表性、持久性的习俗。直到现在,各地民众依然保持着在清明节前后上坟的习俗,除去墓上杂草,培上一抔新土,再恭恭敬敬地放上果蔬珍馐,和家人一起在坟前上香祷祝,点燃纸钱金锭、竹马银圈,或是简单地献上一束淡雅黄菊,寄托对先人的哀思。

▲墓前菊花

作为生者与亡人共同的节日,哀伤和扫墓并非清明的全部,这一节日更多是希望活着的人洞彻生死、体悟人世,所谓“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便是如此。清明时分春回大地,人们在扫墓之余也会在山野踏青(又称“探春”、“寻春”),顺手撷下几枝柳条,可于掌中把玩,亦可编织为柳枝环戴在头上。回家后,就将柳枝插在屋檐和门楣上,以求辟邪禳灾。当然,这或许也和古代寒食节折柳乞火的习俗有关。但不论如何,折柳风俗都寄托着人们对春日降临的喜悦之情,冬日以来的郁结一扫而尽。

更重要的是,古代妇女很少能出门游玩,上元赏灯、清明扫墓都是难得的机会。尤其是清明时节,更因气候适和、景色宜人备受青睐,民间素有“女人清明男人年”的说法,清明节对女性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除去流传至今的扫墓祭祖、踏青插柳等风俗外,清明更有大量充满春日气息的游乐风习,千百年来备受推崇,除射柳和蹴鞠今已失传,其余传统至今仍在部分地区延续,比如牵钩、荡秋千、食青团和放风筝。

▲《清明上河图》局部

梁朝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楚地百姓喜欢在清明进行“牵钩之戏”,其形式与现代的拔河相近。相传在春秋时期,楚国为进攻吴国,通过这一方式来锻炼百姓体质,主体为一根粗麻绳,两端分出数股细绳,比赛时将大旗作为界限,双方各自用力拉扯,一旁鼓乐震天,非常热闹。随着时间推移,这一活动本身逐渐被神化,认为有祈福之效,并陆续传到周边地区,喜爱者甚众,有时候绳长“绵亘数里”,场面令人震撼。

由于清明之后春气日益浓郁、冬日积郁开始消散,人们便相信清明是改善病症的重要时机——古人常将亲友病况写在竹篾扎成的纸鸢上,系上纱线在郊外放飞,待达到一定高度后剪短纱线,便可将疾病一并送走。虽然这种方法并不灵验,但其中的趣味却令男女老少们流连忘返,最后发展成流星于大江南北的郊游活动。更有好事者考证发现,清明的风很适合放风筝——“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江南地区在清明这天食用艾草青团,也是取其辟邪祛病之意。

▲艾草青团

此外,清明节也有一项源自北方少数民族的习俗。春秋时,齐桓公派军救援燕国,对山戎部族大加征伐,许多山戎族人被俘获,并逐渐被同化。不过他们也将自身特有的秋千习俗传入中原。最初秋千叫做“千秋”,是在树上系着一根绳子,人们以手抓绳来回晃荡,后来因其不便,才发展为在树枝上悬挂两绳,下栓木板的形式。汉代以后,荡秋千成为寒食、清明和端午的民间游戏。到元明清三代,皇家钦定清明节为秋千节,宫中提前安设数十座秋千以供后妃、宫人玩乐。

▲树枝上悬挂的秋千

当然,我们也不应忘记已经失传的“射柳”。据明朝史籍记载,由于清明时节柳叶萌发、绿意盎然,人们便兴起了“射柳”习俗,主要是练习射箭技巧。首先找来大小适中的葫芦,将活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悬挂于柳树梢头,张弓搭箭射向葫芦,鸽子便会飞出,以鸽子飞翔的高度来判断彼此胜负。由于尚武文化的缺失和对射箭水平要求过高,这一习俗逐渐消失,在清代古籍中几乎已毫无踪迹。

参考文献:

《荆楚岁时记》《帝京岁时纪胜》《清嘉录》

趣观历史,每日为您甄选好玩有趣的历史。

    推荐阅读
  • 完美关系在那个台几点播出(你知道吗)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完美关系在那个台几点播出当代都市题材电视剧《完美关系》的播出时间:2020年2月18日,首播平台:湖南卫视、爱奇艺、腾讯视频。若是VIP会员24点更新,非会员次日24点观看,2018年7月拍摄,由浙江金溪影视有限公司制作,制作周期12个月,该剧由安建导演,主演:黄轩,佟丽娅,陈数。

  • 堂哥的儿子是我的外甥还是侄子(堂哥的儿子是我的外甥还是侄子呢)

    亦称朋友的儿子,属于客套话,而哥哥的小孩其实就是弟兄的孩子,所以叫“侄子”最恰当不过。姑侄对称,与亲兄弟之子无关。在此之前,兄弟之子称为兄子和弟子,多用作亲属的“转述叙称”称谓。

  • 晨跑和夜跑哪个更减肥瘦身(晨跑和夜跑哪个减肥更快)

    但是对于减肥的人而言,还是要有所限制。

  • 施瓦辛格成功绝非偶然(从穷小子到国际巨星)

    在加入美国国籍后,他就报名参加了美国举办的国际健美比赛,而在本场比赛上,施瓦辛格凭借着接近完美的男性身材而获得了比赛冠军,也因此得到了健美先生的称号。施瓦辛格心里一直有一个梦想——成为美国总统。施瓦辛格弃影从政,成功当选州长施瓦辛格在健美界和影坛所取得的成就也使得他闻名世界,他所积攒下的财富也使得他跻身亿万富翁。另外施瓦辛格还提出了使用清洁能源等政策,为此他还放弃

  • 汉服简介(汉服的介绍)

    与汉人一词类似,汉服中的“汉”字的词义外延亦存在着由汉朝扩大为整个民族指称的过程。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并通过汉朝依据四书五经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成为神道设教的一部分。汉服还通过华夏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饰均具有或借鉴汉服特征。

  • 山楂的保存方法(山楂的保存方法简述)

    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山楂的保存方法对于已经切开的山楂,想要保存可以放进盐水中,也可放在阳光下晾晒,让水分尽快蒸发掉。完整的山楂保存可以装入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进冰箱冷藏。在容器底部放一层细沙将山楂装入,再放一层细沙密封保存。最简单的方法是放入保鲜膜中,把里面空气放干净,密封袋口保存。

  • 象棋中的马怎么算撇脚(撇脚的具体情况如下)

    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象棋中的马怎么算撇脚比如马要向前跳!那马前面也就是马头上如果有棋子就是挡马脚!无论马往哪边跳!马前面有一颗棋子挡着,比如想向前跳,紧挨着马的正前方有一颗棋子,都叫撇脚马,同理,你想向左跳,紧挨着马的左方有一颗棋子也叫撇脚马。

  • 赘婿楼舒婉为什么要杀死家人 赘婿楼舒婉报仇了吗

    在对方强占檀儿时,被宁毅给撞见了,一向有仇必报的他,自然要将楼家给灭掉。之前宣威营的小头目绑走了苏檀儿,最终卖给了楼书恒。之后楼舒婉制作了防水衣送给了刘西瓜,刘西瓜又给了宁毅。之后宁毅发现了防水衣的秘密,急冲冲的跑到了楼家的布店,刚好撞见楼书恒在欺负苏檀儿。如此看来,这一切都是楼舒婉布下的局,就是为了弄死自己的哥哥和父亲。之后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报复自己之前遭遇的不公。

  • 自制瓷砖胶(瓷砖胶配方及制作方法)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自制瓷砖胶先将冷水按比例加入到容器内,开启搅拌机再将胶粉徐徐撒入,高速搅拌10-15分钟即为胶水。批重钙、滑石粉,每1000公斤水加107胶粉13-14公斤、杀菌防腐剂3公斤,或加入甲醛2.5-3公斤,制成胶水。批硅酸盐灰白水泥:每1000公斤水直接加入107胶粉10-11公斤,制成胶水。

  • 研教学评一体化(备教学)

    只有经历这一大循环的教学,才能呈现一种持续评价教与学的目标达成度、教与学的进步度、决定教与学的需求,并实现螺旋上升的态势,使教与学和质量评价更有意义。所以,在“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指导下的教学新格局,应该是一个高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