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摩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生活百科

历朝历代服饰的来历和特点(如何看待历朝历代的奇装异服现象)

时间:2023-05-23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4 栏目名: 生活百科

不同的国家和文化,对奇装异服有着不同的判断标准和接受尺度。儇子指的是轻薄巧慧的男子,可见当时确有很多男子追求一种细腻柔弱的审美。因此,女扮男装或者男扮女装,除了特殊情境,都会被视为奇装异服。曹植为了接待客人,令侍从取水过来洗澡,敷粉,粉面出镜。两宋之际,金人南下,朝廷惶惶不可终日。人们对未来缺乏信心,就会追求在短期内享乐。

《高逸图》(局部),所绘内容是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视觉中国供图

古今中外都存在奇装异服的现象,成因各有差别,但大致都是人追求自由和社会要求秩序之间发生了冲突。不同的国家和文化,对奇装异服有着不同的判断标准和接受尺度。

东周“礼崩乐坏”,出现奇装异服

目前所记载的奇装异服现象,几乎都是在东周以后发生的。

周王朝有《周礼》来规范国家体制和个体行为,曾经有过近四百年的稳定期。在那个时代,《周礼》确实是先进的,但其所倡导的格式化生活,也会逐渐变成对人性的束缚和对社会发展的阻碍。于是在各种力量的碰撞消长中,服装层面也上演了一场“礼崩乐坏”的大戏。

从春秋到战国,一连串的人物以挑战的姿态出现了。比如齐桓公,不以周王朝的红色为尊,毫无顾忌地带动紫服潮流;比如老子,对《周礼》所倡导的堂皇、尊贵、繁复进行了观念上的颠覆,直言“圣人被褐怀玉”。

那个年代,齐灵公的宫女女扮男装,齐景公身穿奇装异服,郑公子子臧头戴鹬冠,孔门弟子子路年轻的时候也戴雄鸡冠,楚国大夫屈原甚至自称一辈子喜欢“奇服”。荀子在《荀子·非相》中提到:“今世俗之乱君,乡曲之儇子,莫不美丽姚冶,奇衣妇饰,血气态度拟于女子。”儇子指的是轻薄巧慧的男子,可见当时确有很多男子追求一种细腻柔弱的审美。

奇装异服的问题似乎出在奇异二字:所谓奇,就是没见过的;所谓异,就是跟大多数不同。中国古人的看法却颇为犀利,把奇装异服定义成了政治和天道的叛逆者,于是,如下三种服装会被视作奇装异服。

第一,违背了制度和规定。古代服装等级森严,上级可以向下兼容,但下级绝不能穿上级的服装,否则就是僭越。这种等级表现在款式、色彩、材质、花纹、数量、工艺等各个方面。除等级之外,还有其他关于场合、职业、时辰的复杂规定,如有违背,则视为奇服。《礼记·王制》中规定“作异服者,杀”,足见奇装异服的影响日渐强大,为统治者所深恶痛绝。

第二,男女错乱的服装。阴阳是中国人心目中最深刻的理论,凡事都会按阴阳进行分析。比如,男为阳女为阴,就是最典型、最概括、最本质的描述;男人像男人,女人像女人,才是正确和谐的状态。因此,女扮男装或者男扮女装,除了特殊情境,都会被视为奇装异服。虽然这样的装扮不是杀头的罪过,但社会的态度普遍是否定的。

第三,引发灾难的服装。五行与阴阳一样,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同样具有解释一切的功能。在五行当中,木是大地的外观,所以与人的服装对应。汉代文献《洪范五行志》中说:“貌之不恭,是为不肃,厥咎狂,厥罚常雨,厥极恶,时则有服妖。”意思是,帝王如果态度不恭敬,外表不端庄,就犯了狂妄的罪过,将会受到大雨连绵的惩罚,后果会很严重,社会上就会有奇装异服等问题出现。服妖,既可做奇装异服的别称,也可指其背后的神秘力量。

特立独行的魏晋风度

虽然奇装异服每个朝代都有,但整个时代都引为典型特征的,当数魏晋。

魏晋是从曹操家族开始的,他们的装束也算是魏晋风度的开篇。在《曹瞒传》中,曹操是这样一种形象:“被服轻绡,身自佩小鞶囊,以盛手巾细物。”曹操身披轻纱,带着个小包,里面装着手帕和细软。很难想象一代枭雄曹操,居然有如此细腻的一面。

有这样的父亲,接下来又有了这样的儿子。《三国志·魏略》中这样描写曹植:“时天暑热,植因呼常从取水自澡讫,傅粉。”曹植为了接待客人,令侍从取水过来洗澡,敷粉,粉面出镜。有这样的儿子,接下来又有了这样的孙子。《晋书·志第十七章》:“魏明帝著绣帽,披缥纨半袖,常以见直臣杨阜,谏曰:‘此礼何法服邪!’帝默然。”曹操的孙子魏明帝曹睿,戴着织绣的帽子,披着淡青色薄绸半臂,以这样的装束接见大臣杨阜。杨阜嘴直,当面提了意见:这是依照什么礼法的服装呀!魏明帝默然无语。

除了皇族,文人雅士也是引领潮流的力量。“竹林七贤”是一群特立独行的人物,这群人似乎不屑于参与政治,服装也表现出挑战常规的怪异。他们当中有人袒胸露臂,有人头簪鲜花,也有人散发赤足,这种“粗服乱头”即使在现代恐怕也很难被普遍接受,在当时更是惊世骇俗。然而不管遭到多少人的唾骂,他们依然如此逍遥,全然不把正统思想宣扬的礼俗放在眼里。

有人说魏晋人物是垮掉的一代,也有人说他们是思想解放的先锋,不管如何评价,这种现象的形成一定有相应的历史背景。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典型的混乱时期。作为个体的人安全感极低,可以说无论什么都只是短暂的存在,没有长久的意义。既然没有长久打算,眼前的舒适就变得尤为重要。所以人们不想再受礼制约束去穿衣戴帽,服装自然会变得随心所欲。

在这种局面下,为了摆脱生命的苦难,一定会有人做超越现实的思考,玄学便应运而生。魏晋名士崇尚清谈,追求玄妙境界,讲究的穿着反而会对纯真的境界造成干扰。外在越不作修饰,内在的深刻越容易彰显,返璞才能归真。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或都有能力追求玄学境界,人类对自身美的关注是一种本能。此前受儒道两家思想影响,人本身要让位于天地并受礼教约束。到了三国,人们对自身美的追求逐渐得到放大,进入魏晋则到了热情迸发的时代。妆容服饰受到极大的重视,涂脂抹粉,服装华美,很多男人把自己变得细皮嫩肉,皮肤吹弹可破。这个时代很多人的妆容服饰,堪称一个“媚”字。

宋朝开始,“服妖”的故事越来越多

魏晋时期奇装异服的故事虽然多,但人们并没有将其归结为服妖。而从宋朝开始,出现重大社会问题,经常会把服妖作为一种说辞。

给宋人心中留下难以治愈的伤痛的靖康之耻,就被认为和服妖有关。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说到,在靖康初年,京城里的女人流行穿一种服装,首饰和花纹体现四季,桃花、荷花、菊花、梅花等各色生香,构成了一年的风景,名为“一年景”。陆游写道:“而靖康纪元,果止一年。盖服妖也。”意思是,“一年景”服装是不祥之兆,所以靖康这个年号只用了一年。

两宋之际,金人南下,朝廷惶惶不可终日。人们对未来缺乏信心,就会追求在短期内享乐。而从朝廷角度,指责“服妖”,进可以借机整顿社会风气,退则可以作为借口,推卸责任。之后的文人也经常用这样的思路来解释社会现象。

在清朝,官贵子弟流行过乞丐装。近代文人李孟符在京城亲眼见识了一个少年行乞。这位少年面色黧黑(黑里透黄),袒裼赤足(敞开上衣赤着脚);下身仅着一犊鼻裤——就是司马相如穿过的那种大裤衩,长度还不到膝盖,又脏又黑,破破烂烂,几无法遮羞;脚上穿着破旧的草鞋。看这少年的装扮应该是位丐帮弟子,但他身边有好多随从,其中竟然还有戴三品冠帽的人。等这位少年玩够之后洗了一把脸,露出“白如冠玉”的本色,原来是某王府的贝勒。原来,乞丐装在京城贵人中广为流行。后来经过庚子之乱,李孟符顿悟,原来这种服妖是神州陆沉之兆。

其实李孟符说得没错,乞丐打扮确实是清王朝将要覆灭的预兆,只是跟妖魔鬼怪没有关系。任何时尚的流行,都有背后的社会心理支持。

往前一步可能是时尚,懂时尚就是懂人心

古代一出现奇装异服,往往遭到诟病,但如果我们以现代的理念,去指责古人压制人性,也是武断的。祖先在那个年代,需要解决他们所面对的问题,传统之所以形成,就是因为曾经帮助过祖先的生活。

第一,古代没有报纸、电视和网络,官员长什么样子,老百姓是不知道的,所以需要一些外在的标志来说明身份和级别,服装就是标志之一。

第二,古代战争频发,当外敌侵入,穿同样服装的人自然会聚集在一起,团结对敌,如果混穿,且不说文化认同和民族凝聚力,恐怕连眼前的敌我都分不清楚。

第三,古人衣着宽大,如男扮女装,可能看不出性别。历史上的确发生过男扮女装,以教良家女子针线活为幌子进而性侵的案件。《旧唐书·李密传》也记载过效忠李密的王伯当带领数十人,穿着女性装束,藏刀裙下,诈称是军士的妻妾,混入城门后突然下手,占领了县城。

但不可否认,很多服装时尚是从奇装异服开始的,时尚之初,往往会被诟病为奇装异服。明代莲花大师所著的《竹窗随笔》当中谈到了时尚一词,与现代的意义基本相通——“今一衣一帽、一器一物、一字一语,种种所作所为,凡唱自一人,群起而随之,谓之时尚”。时尚在形成之初,往往是一个人的事情,但这个人不小心做对了,唤醒了普遍存在的渴望,于是大众纷纷响应,成为潮流。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变了中国军服,在推行之前遭遇强烈反对,但是后来得到了多国的响应,引发了大面积的军服改革。袁绍戴缣巾,因为不符合官服制度而遭人非议,但没有他的这一举动,也就没有后来的羽扇纶巾、东坡巾子,中国历史不知道会因此少了多少精彩的事和精彩的人。

一种奇装异服诞生之初,的确看不清楚将来会演变成什么,也许能美化生活成为流行时尚,最终被凝结进传统,也许昙花一现之后被历史遗忘,甚至还败坏了社会风气。我们需要对所谓奇装异服有适度的包容,不然虽然败坏的危险减少了,但创新的机会也就失去了。

奇装异服的出现,是人心变化的信号,有成为时尚的可能;而一种时尚之所以存在,少不了其背后无数人的支持。所以,时尚是了解人心的钥匙,懂时尚就是懂人心。

(作者系百家讲坛《中国衣裳》系列讲座主讲人)

李任飞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

    推荐阅读
  • 太阳能是双碳企业吗(双碳目标之下太阳能热利用行业能否二次腾飞)

    乘着家电下乡政策的东风,这个行业实现了自身发展的首次腾飞。集热器的年度销量在连年下跌后,已经回到2008年的规模水平。日出东方旗下的四季沐歌就是目前仍旧拥有稳定太阳能热水器单机零售渠道的头部品牌之一。《报告》显示,通过对山东、江苏、河北、云南、北京等地太阳能企业抽样调查得知,2020年工程市场占据了企业主营业务版块的74.3%。

  • 减掉10斤要消耗多少卡路里(减掉一公斤脂肪)

    医学减重专家陈伟今天正确的减重应该是减少脂肪组织内的脂肪,数据表明,减掉一公斤脂肪,一般需要消耗7000-10000千卡左右的能量。若每日减少500千卡能量摄入,则需14天减少1公斤;若每日减少1000千卡能量摄入,则需7天减去1公斤。若想通过增加活动量来达到同样的目的,则需要每天高强度锻炼至少1个小时,约能消耗掉500千卡。大家如果有减重方面的问题,想咨询陈伟教授,可以发邮件到邮箱,陈教授会定期为大家答疑解惑。

  • 红薯叶子有哪些禁忌(关于红薯叶子有哪些禁忌)

    红薯叶子有哪些禁忌体寒、肠胃不好的人要少吃红薯叶性凉,体寒、肠胃不好的人要少吃,不然的话可能会加重体寒的症状,增加胃肠道负担,给身体带来危害。避免和豆腐同食红薯叶中含有大量的草酸钙,而豆腐中含有生石灰,二者同食可能会生出草酸钙沉淀,形成一些不可溶解的结晶,造成结石,红薯叶尽量避免和豆腐同食。

  • 李白最美的相思诗(李白最美的一首相思诗)

    《三五七言》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在诗词中,秋夜怀人已经成为习俗。这首《三五七言》由两句三言、两句五言、两句七言组成,故名。《梅庵琴谱》叙述,后三联并非李白所作。有些诗集收录李白《三五七言》时,也只写了前三联。时至今日,我们已经无法考查出后三联是否是李白的真实作品。如果是李白所作,我们亦可窥见李白绵长的情思和高超的写作水平。

  • 和平精英巡查员有什么用(和平精英巡查员的是做什么的)

    和平精英巡查员有什么用?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可以帮助官方检测报道的视频,根据检查的次数获得相应的检称号题,甚至解锁永久的视频巡查员奖励。这些好处仍然很吸引人,想要收集它们的玩家可以尝试提交它们。当成为巡查员以后,会有专属于巡查员的任务,完成他们以后,会获得奖励,每个赛季,都有每个赛季的巡查任务,以及赛季巡查的专属奖励。

  • 在海上感觉的句子(在海上的句子盘点)

    它并不凶猛,也不可怕。我躺在沙滩上,就像躺在摇篮里,又像躺在妈妈的怀里。看这海天一色的美景下,不少花花绿绿的小点以及欢快的呼喊声冲击这人们的视觉与听觉。这欢乐的人们在大海母亲的怀抱中多么自在,多么轻松。我用手轻轻的拍打着浪花,顽皮的浪花溅起了无数颗细小的水珠,溅在脸上凉丝丝的真是舒服。你看,这飞奔的浪花多像一个个淘气的小娃娃呀。

  • 影之诗最强攻略(每日影之诗咸鱼翻身)

    在很多对局中,仅凭佐伊便足以取胜。中期尽快使用凤凰的庭园或进化万花凤凰召唤庭园,并找机会在场上凑齐双庭园。没有以上牌的话,可以使用蜥蜴的吐息解场,或使用龙之传令、激奏佐伊。通常火神龙优先于嗔怒,因为嗔怒与庭园配合更好,也不干扰辉饰拿佐伊。龙铠战士的主战者效果能提供大量额外伤害,可以配合猎龙砍击等法术打出最高满血斩杀,应对安息的领域等减伤手段。对鬼留降诞的涸绝。

  • 王砚辉大人物经典片段(49岁反派专业户王砚辉)

    49岁反派专业户王砚辉现实题材电视剧《小欢喜》近日引发了不小的讨论,剧中实力派演员王砚辉和咏梅组成的区长一家是近年荧屏生活剧中很少见到的干部家庭如何才能把这个“区长老爸”演得像?在王砚辉看来,演干部也好,演父亲也好,无论演。

  • 福建正宗鱼丸的做法(大厨分享秘制鱼丸)

    福建正宗鱼丸的做法鱼肉大家都认识,它是我们餐桌上经常吃到的食物之一,它的营养价值非常高,有丰富的蛋白质,还有维生素等其他微量元素。2根鲢鱼尾,葱姜水,适量盐,适量鸡精,一大勺玉米淀粉,2个鸡蛋清,一勺猪油。

  • 重庆高考成绩查询时间是好久(重庆高考成绩查询时间一样吗)

    包括按规定可安排在提前批次录取的招生专业和计划。包括定向培养士官招生等有面试体检(体测)等特殊要求、航海类等艰苦专业及其他按规定可安排在提前批次录取的专科招生专业及计划,设置2个院校顺序志愿。除高职专科提前批以外的其他专科招生专业及计划,设置96个专业平行志愿。强基计划、香港高校独立招生、民族传统体育和运动训练专业单独招生、飞行技术招生等安排在普通类本科提前批A段前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