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摩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生活百科

生活糟糕怎么安慰(我多年后才在麦兜的故事里看懂)

时间:2023-05-24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3 栏目名: 生活百科

01港味是灰暗Sir相信,许多人一度想不通《麦兜》为何经典。的确,《麦兜》中穿插了不少香港这片土地的变迁。但70年代,因为频频发生伤人事故,抢包山活动被取消。这是《麦兜》带来的一点温情。《麦兜我和我的妈妈》成为了一个全国小朋友家喻户晓的名侦探;《麦兜·饭宝奇兵》中,麦兜成为拯救世界的地球英雄。麦兜系列至今已5年没有了新的电影上映,甚至在这个20周年的日子,也没有重映的安

提前剧透。

毒舌七周年主题,“港风”

所以你们能发现,Sir今天两篇都是港片主题。

没办法,要给自己今天的装扮找灵感(最后穿的啥,先保密)。

头图写了新片,二图就写部20年的老港片。

前两天的《金鸡》,是以“阿金”的视角,诉尽香港的浮沉旧事。

今天。

则是以一个“低能儿”的视角回答:

到底,什么是港味?

01

港味是灰暗

Sir相信,许多人一度想不通《麦兜》为何经典。

当年上映,票房超过同期的《千与千寻》;

后来十年,拿遍国内外大奖,包括一次金像奖、三次金马奖,以及“动画界的奥斯卡”的安纳西电影节最佳动画长片奖(华语唯一)。

不就是只猪?

蠢蠢钝钝,永远长不大的5岁小猪,好笑归好笑,不至于“神作”吧。

20年后再看麦兜。

你会发现,神奇的事发生了:

每看一次,这只“小猪”,似乎会随着你的年龄长大而长大。

因为,你渐渐发现许多熟悉的细节。

比如。

最能代表港味的人物之一,周星驰。

麦兜绝对是星爷最忠实的“粉丝”。

时不时的客串:

明显的致敬:

△《喜剧之王》《麦兜故事》

还有更深层。

以周星驰为代表,香港电影草根的内核。

《麦兜故事》的“色彩”有两面。

一面,是灰暗的。

你能从镜头里“看见”:

麦兜和他的妈妈麦太生活在九龙大角咀,没有光鲜的中环CBD大楼,只有像沙丁罐头一样,平民与低矮陈旧的混凝土老房子拥抱在一起的屋邨。

你能从台词里“听见”:

麦兜和妈妈是最平凡的打工猪。

麦兜之所以叫麦兜,还真的来源于一个“兜”

麦太临盆时,一个塑胶盆子飞到她的产床前,如同每一个望子成龙的母亲,麦太赶紧许了愿,“希望他很聪明读书很好。”

胶兜没反应。

麦太赶紧让了一步,“或者像刘德华周润发那么帅也行吧。”

胶兜还是没反应。

好吧,麦太不得不双手合十。

妥协了:

不聪明不帅也没关系 只要福星高照

一辈子走运 什么事都能逢凶化吉就好

他靠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当然最好啦

这真是妥协吗?

显然没有吧。

迷信,是底层人最后的稻草。

但麦兜和妈妈,怎样对抗这样的灰暗?

《麦兜》的另一面,是极致的高饱和色调。

麦兜眼里,妈妈是“超级马里奥”。

她风风火火,打很多份零工。

最“成功”的,是她的烹饪节目。

麦太会做各种“鸡”:

包括快快鸡、纸包包包、包纸包包、纸包包纸、纸纸包包、包纸包包鸡……

好笑?

背后是心酸:

麦太从头至尾做节目,手里只有一块真实的鸡。

没有办法,只能套娃获取收视率。

所以。

整部《麦兜》,可以看做是麦太的一部“鸡包纸”教程。

儿子想去马尔代夫玩,可家里没钱,怎么办?

旅行版鸡包纸:

麦太带麦兜坐电缆“飞机”,去香港太平山顶“马尔代夫”,玩了同款的浮潜、吃了西餐。

什么是港味?

港味是不带滤镜地展示底层灰暗。

港味,更是底层人在灰暗中紧紧攥住的。

内心那片属于自己的霓虹。

02

港味是胎记

麦兜与香港的羁绊,可以从麦兜右眼的一块圆形胎记说起。

有人这样解析:

胎记象征着一个香港时代,90年代末金融危机后,这个缩影被永远留在最显眼之处。

的确,《麦兜》中穿插了不少香港这片土地的变迁。

无数移民和港人,凭借自己的艰苦奋斗,推动当时香港工业化的起步。

狮子山精神的雏形。

但直到电影版的麦兜上映后,曾经的国际金融中心,并没有从大哮喘中恢复过来,很多人如麦兜所说的“一夜变成了负资产”。

△《麦兜:菠萝油王子》

《麦兜》看似站在“狮子山精神”的反面。

在这里,一切脱离现实的鼓吹彻底失效。

比如教育。

校长潮州人,说着不标准的粤语和普通话,幼儿园入不敷出,开学唯一记得的事就是催大家交学费。

当香港的小孩开始学习多元智能“内卷”时,校长却教大家学诈死(装死)和撒赖,开设“土风舞装死班”和“BBQ钓墨鱼装死班”,还爱玩梗。

比如,情怀。

春田花花幼稚园倒闭,校长回老家。

2000年后,香港加快重建步伐,机械臂深入破旧老屋邨,麦兜家后面长出了一排排的新式小区,而麦兜还是住在墙面脱皮的屋邨里。

但有没有人想过:

这块代表时代阵痛的“胎记”,为什么会遗传?

胎记,不仅是变迁的痕迹。

更是大时代下,小人物的宿命。

正如那段让人捧腹的《鱼丸粗面》:

麦兜:麻烦你,鱼丸粗面

校长:没有粗面

麦兜:是吗?来碗鱼丸河粉吧

校长:没有鱼丸

麦兜:是吗?那牛肚粗面吧

校长:没有粗面

麦兜:那要鱼丸油面吧

校长:没有鱼丸

麦兜:怎么什么都没有啊?那要墨鱼丸粗面吧

校长:没有粗面

麦兜:又卖完了?麻烦你来碗鱼丸米线

校长:没有鱼丸

旁:麦兜啊,他们的鱼丸跟粗面卖光了,就是所有跟鱼丸和粗面的配搭都没了

麦兜:哦~~!没有内些搭配啊……麻烦你只要鱼丸

校长:没有鱼丸

麦兜:那粗面呢?

校长:没有粗面

谢立文说过:

其实我是接触了很多成年人,他们好像整天都做着一些其实未必是自己真实性格的事情,大家都装扮成一个样子。我隐隐约约觉得,他小时候可能就是一个麦兜,现在是小时候的麦兜长大了。

小时候麦兜无忧无虑,没有粗面,那就来鱼丸。

但长大后的麦兜早已醒过来:

“有些东西,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不行,就是不行。”

看看他们的未来:

麦兜,负债中年上班族;

阿梅同学,进入“格子间”;阿辉同学,快递员;姑时同学,司机……

可你能说他们失败了吗?

麦太临盆时的许愿,可能没有完全成真。

麦兜长得不像刘德华周润发。

但是他的铜像,在维多利亚港星光大道上,比隔壁的刘德华周润发手印还要亮。

△ 星光大道

什么是港味?

港味,是那块不那么好看的“胎记”。

港味,更是那块由无数微光组成,足以永恒照亮一座城市的光斑。

03

港味是……

2001年至2016年,麦兜系列一共有6部动画电影:

2001年《麦兜故事》、2004年《麦兜菠萝油王子》、2006《春田花花同学会》、2009年《麦兜响当当》、2012年《麦兜当当伴我心》、2014年《麦兜我和我妈妈》、2016年《麦兜·饭宝奇兵》。

其中只《麦兜故事》《麦兜菠萝油王子》两部是纯本土制作,后来几部都是“麦兜北上”的合拍片。

麦兜系列身上的“港味”,开始慢慢消逝。

从麦兜诞生之初身上的胎记,到麦兜身后真实的香港屋邨、店铺、香港饮食、包括茶餐厅、菠萝包、蛋挞、鱼丸........

都有着浓郁的香港本土气息。

《麦兜》的灵魂,也在于几乎每一部《麦兜》都会有好几首朗朗上口洗脑般的歌曲。

幼齿可爱的孩子声音,舒伯特、舒曼、莫扎特古典音乐旋律,尤其是重新填上词的港味歌词。

“春风亲吻我,就像蛋挞挞挞挞~~”

“大包整多两笼大包,大包整多两笼唔怕滞。”

Sir喜欢的,尤其是这样无厘头、古古怪怪的歌词:

“我愿似一块扣肉,扣住梅菜扣住你的手。”

就连港人不记得的过去,《麦兜》都记着。

消失的民俗。

抢包山是香港长洲起源于清朝,由海丰人流传过去的民俗活动,距今已经两百多年历史。

《麦兜故事》里,麦兜本来想成为奥运冠军,谁知道跟着师傅学的是再也不会举办的“抢包山”。

但70年代,因为频频发生伤人事故,抢包山活动被取消。

有趣的是,《麦兜故事》里申请复办失败的桥段,却真实在2005年复办的抢包山比赛中呈现。

这是《麦兜》带来的一点温情。

《麦兜响当当》中,麦太带着麦兜北上到武当山练功,仅有开头20分钟和最后10分钟的背景在香港,中间笑点缺少和拼凑感越来越强,形成一种割裂感。

《麦兜我和我的妈妈》成为了一个全国小朋友家喻户晓的名侦探;

《麦兜·饭宝奇兵》中,麦兜成为拯救世界的地球英雄。

麦兜从一个永远不会成功的loser,草根逆袭。

可观众都懂:

猪还是那只猪,但里面装着的,并不是那个“麦兜”。

麦兜,在“北上”和“港味”中尴尬着。

于是有人说,别为难了,不如别拍了吧。

麦兜系列至今已5年没有了新的电影上映,甚至在这个20周年的日子,也没有重映的安排。

麦兜,被遗忘了吗?

所谓的港味是什么呢?

不是那些茶餐厅,菠萝包的符号标签,而是不起眼但坚韧的烟火气和“人气”。

Sir注意到。

麦兜系列中,曾闪现过长大后的麦兜的样子,麦兜或许长大后成为了厨师。

麦兜终于有吃不完的鸡、粗面和大包,像麦太说的,普普通通一个幸福的人。

这是创作者在成人视角下,残忍中包裹着的一股温柔。

谢立文说:

当你接受了一个现实,如果一个人才华不够,其实他是不会做到的,不论怎么努力都做不到的,但是不是就表示这个人就完蛋了呢?

谢立文给的答案是否定的。

即便普通如麦兜,也有平凡过一生的权利。

如莫扎特效应课的教授在麦兜的评价中说:

“他不是低能,他不过是善良。”

他真的否定了麦兜的“低能”吗?

不是。

他否定的,是这世界上太多的“自作聪明”。

什么是港味?

港味,或许不够精英,不够“逼格”。

但它必然坦诚于生活。

因此,它才能一次次穿越时间,对抗岁月,唤出我们不同阶段的共鸣。

人生如戏。

便是港味。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小津安4郎

    推荐阅读
  • 完美关系在那个台几点播出(你知道吗)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完美关系在那个台几点播出当代都市题材电视剧《完美关系》的播出时间:2020年2月18日,首播平台:湖南卫视、爱奇艺、腾讯视频。若是VIP会员24点更新,非会员次日24点观看,2018年7月拍摄,由浙江金溪影视有限公司制作,制作周期12个月,该剧由安建导演,主演:黄轩,佟丽娅,陈数。

  • 堂哥的儿子是我的外甥还是侄子(堂哥的儿子是我的外甥还是侄子呢)

    亦称朋友的儿子,属于客套话,而哥哥的小孩其实就是弟兄的孩子,所以叫“侄子”最恰当不过。姑侄对称,与亲兄弟之子无关。在此之前,兄弟之子称为兄子和弟子,多用作亲属的“转述叙称”称谓。

  • 晨跑和夜跑哪个更减肥瘦身(晨跑和夜跑哪个减肥更快)

    但是对于减肥的人而言,还是要有所限制。

  • 施瓦辛格成功绝非偶然(从穷小子到国际巨星)

    在加入美国国籍后,他就报名参加了美国举办的国际健美比赛,而在本场比赛上,施瓦辛格凭借着接近完美的男性身材而获得了比赛冠军,也因此得到了健美先生的称号。施瓦辛格心里一直有一个梦想——成为美国总统。施瓦辛格弃影从政,成功当选州长施瓦辛格在健美界和影坛所取得的成就也使得他闻名世界,他所积攒下的财富也使得他跻身亿万富翁。另外施瓦辛格还提出了使用清洁能源等政策,为此他还放弃

  • 汉服简介(汉服的介绍)

    与汉人一词类似,汉服中的“汉”字的词义外延亦存在着由汉朝扩大为整个民族指称的过程。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并通过汉朝依据四书五经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成为神道设教的一部分。汉服还通过华夏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饰均具有或借鉴汉服特征。

  • 山楂的保存方法(山楂的保存方法简述)

    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山楂的保存方法对于已经切开的山楂,想要保存可以放进盐水中,也可放在阳光下晾晒,让水分尽快蒸发掉。完整的山楂保存可以装入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进冰箱冷藏。在容器底部放一层细沙将山楂装入,再放一层细沙密封保存。最简单的方法是放入保鲜膜中,把里面空气放干净,密封袋口保存。

  • 象棋中的马怎么算撇脚(撇脚的具体情况如下)

    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象棋中的马怎么算撇脚比如马要向前跳!那马前面也就是马头上如果有棋子就是挡马脚!无论马往哪边跳!马前面有一颗棋子挡着,比如想向前跳,紧挨着马的正前方有一颗棋子,都叫撇脚马,同理,你想向左跳,紧挨着马的左方有一颗棋子也叫撇脚马。

  • 赘婿楼舒婉为什么要杀死家人 赘婿楼舒婉报仇了吗

    在对方强占檀儿时,被宁毅给撞见了,一向有仇必报的他,自然要将楼家给灭掉。之前宣威营的小头目绑走了苏檀儿,最终卖给了楼书恒。之后楼舒婉制作了防水衣送给了刘西瓜,刘西瓜又给了宁毅。之后宁毅发现了防水衣的秘密,急冲冲的跑到了楼家的布店,刚好撞见楼书恒在欺负苏檀儿。如此看来,这一切都是楼舒婉布下的局,就是为了弄死自己的哥哥和父亲。之后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报复自己之前遭遇的不公。

  • 自制瓷砖胶(瓷砖胶配方及制作方法)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自制瓷砖胶先将冷水按比例加入到容器内,开启搅拌机再将胶粉徐徐撒入,高速搅拌10-15分钟即为胶水。批重钙、滑石粉,每1000公斤水加107胶粉13-14公斤、杀菌防腐剂3公斤,或加入甲醛2.5-3公斤,制成胶水。批硅酸盐灰白水泥:每1000公斤水直接加入107胶粉10-11公斤,制成胶水。

  • 研教学评一体化(备教学)

    只有经历这一大循环的教学,才能呈现一种持续评价教与学的目标达成度、教与学的进步度、决定教与学的需求,并实现螺旋上升的态势,使教与学和质量评价更有意义。所以,在“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指导下的教学新格局,应该是一个高效的课堂。